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从魏晋文人书法流派的兴起看书法由自然向自觉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7-09-30 13:13

  本文关键词:从魏晋文人书法流派的兴起看书法由自然向自觉的转变


  更多相关文章: 魏晋 文人 书法 世家 流派 自觉


【摘要】: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极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混乱的时局、自由的思想、频繁的交流造就了魏晋书法艺术的兴盛,并促进了文字的演变及魏晋书法艺术的自觉发展。本文以魏晋文人书法流派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产生原因,论述了它的主要特征表现、文化现象以及它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后世的重要影响,以说明其是书法由自然向自觉转变的必然结果。全文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章,第一节论述的是魏晋文人书法流派兴起的政治经济状况,第二节则讨论了社会文化思潮。 第二章,是魏晋文人书法流派的兴起,包括世家的崛起,书法理论著作中的人的自觉意识。 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魏晋文人书法流派与书法由自然向自觉转变的关系
【关键词】:魏晋 文人 书法 世家 流派 自觉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292.1
【目录】:
  • 内容提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8
  • 一 魏晋文人书法流派兴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潮8-10
  • 1 乱世之需:政治变迁和经济现况8-9
  • 2 人之所趋:社会文化思潮9-10
  • 二 魏晋文人书法流派的兴起10-17
  • 1 书法世家的崛起10-15
  • 2 书法理论著作中的自觉意识15-17
  • 三 魏晋文人书法流派与书法由自然向自觉的转变17-20
  • 1 魏晋文人书法流派形成的原因17-18
  • 2 文人书法流派的形成和书法由自然走向自觉的关系18-20
  • 结语20-21
  • 参考文献21-22
  • 致谢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要科;;魏晋与汉代经典诠释方式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2 仇鹿鸣;;略谈魏晋的杂传[J];文史知识;2006年05期

3 周梦鹿;;“珠算大师”王戎[J];珠算与珠心算;2007年01期

4 石志明;;东晋玄言诗所体现的审美倾向[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吴礼权;;“列锦”修辞格的源头考索[J];长江学术;2010年04期

6 刘长春;;从秘书郎起家[J];美文(上半月);2008年03期

7 翁芳友;;余魂聊可诉青字[J];书画艺术;2010年02期

8 安奇贤;;亦道亦儒:嵇康个性和理想的分裂[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9 邱红波;;男色——魏晋时代的标签[J];文史天地;2008年02期

10 石峻 ,方立天;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J];哲学研究;198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君;;魏晋人物品评与李白诗歌[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2 陶新民;;魏晋审美观与李白诗歌[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3 翁正石;;王弼的言意之辩[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4 赵启汉;;魏晋京都洛阳试探[A];中国古都研究(第七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89年

5 黄劲松;;陈钦铭对《内经》的研究[A];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上册(1988~1994)[C];2007年

6 范子烨;;东晋时期京口天师道及相关之历史问题——以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为中心[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范子烨;;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关于中国古代音乐与诗歌之关系的一项研究[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德安;;《列子》的人生观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关剑平;;茶文化建设:历史的启发与现实的问题[A];上海海峡两岸茶艺交流会文集[C];2004年

10 梁晓景;;月宫“白兔捣药”神话新诂[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巍;唐翼明推崇魏晋士人精神[N];珠海特区报;2008年

2 国风;魏晋南北朝之三长制及隋唐的邻保制[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3 管建;空谈误国并非夸张[N];人民日报;2007年

4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 王良;谈创意[N];中华新闻报;2003年

5 孙涛邋肖玉林;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傅山墨宝[N];太原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马巍;魏晋士人高扬的人文精神[N];珠海特区报;2008年

7 张丽娟;甘肃武威发现陶奔马[N];西部时报;2007年

8 周桂钿;言意之辨[N];光明日报;2007年

9 记者 姚贞;2006年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揭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叶檀;盛世或者盛世臆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能;魏晋的自然主义[D];复旦大学;2011年

2 肖能;魏晋的自然观[D];复旦大学;2010年

3 张丽君;魏晋道德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赵超;“画山水”观念的起源[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5 秦蓁;六朝之史学与世风[D];复旦大学;2012年

6 臧要科;三玄与诠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艳庆;中古琅邪颜氏家族学术文化与文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8 刘国贞;魏晋玄学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山东大学;2009年

9 阎秋凤;竹林玄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董晔;《世说新语》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彦;从婚姻、教育看魏晋妇女社会地位[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雪;魏晋表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勇华;魏晋花果草木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雅君;魏晋子书的流传与清人辑佚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5 朱红妹;魏晋“会”的审美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6 李敬;魏晋夙惠风尚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高源;魏晋太庙神主祭祀礼仪制度考[D];山东大学;2012年

8 韩雅薇;魏晋亲子诗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海霞;魏晋军事文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鲁慧;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48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48374.html

上一篇:我的草意观  
下一篇:怀素蜀本自叙帖研究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