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艺术因素与书法艺术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09-30 14:38
本文关键词:论非艺术因素与书法艺术的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非艺术因素 书法艺术 范式的生成 确立和变革
【摘要】:本文认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并不只是书法艺术自身逻辑的演绎,而艺术作品风格的产生也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产物。这里面既有艺术自身的原因,但同时也有艺术以外的原因,即非艺术因素。因此书法艺术史不能被视为仅仅是书家史和作品史。所以研究书法艺术发展史一定要将艺术置于其故有的历史情境之中,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论证,而不能将研究的视阈局限于书法艺术的自身。 任何艺术得以成立和发展皆是建立在艺术范式的基础之上,因而艺术范式的生成、确立和变革最能体现艺术发展的状况,本文通过对非艺术因素在书法艺术范式的生成、确立和变革中的作用的研究,来阐述非艺术因素对于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意欲为书法艺术史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和方法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非艺术因素 书法艺术 范式的生成 确立和变革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J292.1
【目录】:
- 1 导论7-18
- 1.1 书法史不等同于书家史和作品史7-10
- 1.2 历史是一种叙述10-14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4-18
- 2 论非艺术因素在书法史研究中意义和价值18-42
- 2.1 什么是书法艺术19-27
- 2.2 什么是非书法因素27-35
- 2.2.1 书法艺术发展的原因因素的划分27-31
- 2.2.1.1 艺术的自律和研究的自蔽27-30
- 2.2.1.2 艺术因素和非艺术因素的划分30-31
- 2.2.2 什么是非艺术因素31-35
- 2.3 关注非艺术因素在书法史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35-42
- 2.3.1 研究中的“简单化方法”和“复杂方法”理论35-37
- 2.3.2 关注非艺术因素在书法史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37-42
- 3 范式与书法艺术的自觉、发展42-55
- 3.1 何为范式42-45
- 3.1.1 范式的内涵42-44
- 3.1.2 规则和范式44-45
- 3.2 范式与书法艺术的自觉、发展45-55
- 3.2.1 对书法艺术范式的理解45
- 3.2.2 范式在理解书法史中的优先性45-48
- 3.2.3 范式与书法艺术的自觉、发展48-55
- 3.2.3.1 书法基本范式及其子范式49-51
- 3.2.3.2 范式的确立和书法艺术的自觉51-53
- 3.2.3.3 书法艺术范式的变革53-55
- 4 非艺术因素与书法艺术范式的逐步形成55-77
- 4.1 字体、书体的发生机制和原因55-58
- 4.2 避难就易的实用原则:字体和书体的产生与发展最根本动力58-61
- 4.3 非艺术因素与书法艺术范式的逐步形成61-77
- 4.3.1 非艺术因素与书法艺术形式范式的形成62-65
- 4.3.2 非艺术因素与笔法的形成65-72
- 4.3.3 非艺术因素与书体范式的形成72-77
- 5 政治权力与书法范式的确立77-84
- 5.1 政治权力与话语霸权77-79
- 5.2 皇权的实施与艺术的统摄79-84
- 5.2.1 君王的倡导与“上行下效”79-80
- 5.2.2 科举对于文人书法审美趣味的钳制80-82
- 5.2.3 政治权力和书法艺术畸形结合——“院体”与“台阁体”的产生82
- 5.2.4 《阁帖》与书法风格的传播82-84
- 6 非艺术因素与书法艺术范式的变革84-95
- 6.1 碑学范式的确立与书法艺术的变革85-92
- 6.1.1 阳明心学与对传统帖学范式的质疑87-91
- 6.1.2 金石学与碑学范式的建立91-92
- 6.2 对传统书法的新一轮质疑92-95
- 结语95-97
- 参考文献表97-101
- 致谢10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继红;汉字文化圈西夏文、女书书法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李根雨;20世纪中、韩水墨画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远;书法艺术在环境陶艺中的运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怡;苏轼书法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948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48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