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从朱熹书学看宋代儒学复兴对书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3 02:23

  本文关键词:从朱熹书学看宋代儒学复兴对书法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朱熹 书学 宋代 儒学 复兴 书法 影响


【摘要】: 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系奠定了宋以后的文艺思想的基本格局。本文试图在朱熹理学思想体系下,分析朱熹的基本书法观点。同时通过南北宋思想的发展,寻绎书法在宋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内质阐变的奥秘。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朱熹的书法经历和家庭背景 一.朱熹所持的书法观点进行梳理,结合对朱熹“理学”思想的考察,,从思想根源上朱熹书评作深层次的探索,以期找到其哲学思想与书法思想的联结点。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朱熹的书学思想是和他的“理学”思想相统一,朱熹的书论是构成其理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部分。 二.将朱熹所持的书法观念放到有宋一代大文化背景下,寻找其书学思想的在前代根源,通过南北宋书学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到宋代书法思潮始终和宋代学术演变脉络紧密联系,可以说,宋代书法是宋代儒学复兴在书法上的反映。“尚意”书风实质上是儒学心性化的产物。儒学由北宋的多元发展到南宋的理学一统又导致了南宋书法复古保守趋势。南宋理学发展的必然使得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对书学的统治。 三.朱熹思想在元代的传播,在元明时代被尊为官方哲学,朱熹思想对书法的全面渗透,理论上逐渐充实。本文通过元明正统书法理论著作,考察了朱熹思想各个方面在书法领域的全面贯彻。 结语 :内 容摘要 朱意o中国封建社会最棒大o思想家名寸。朱嘉0“理学”思想u宋代以来o 文会思想0基本的拉路分立七o上台直打与立了自寸。本文K、朱嘉0“理学’ 思想体系O内任、朱章0持、尤喜道暖念在根针L上旬止LZ寸。南宋士北宋o 思想o荣展土鲁道0变化o内在的k要因去探L上一土L土寸。 本文位次o何部分中去打时七九重寸: 锗编:朱嘉o鲁道维康土家庭背景 一:哲学思想上曾道思想上o转口、厅t点直旯、时t上的瞩、朱嘉0持、古鲁 道暖念会整理L丁、朱嘉o“理学’思想去考究L下、思想o根源办与朱嘉o :鲁道评编会八十(探究h3寸。免今,(以土,点枯、朱嘉玛鲁道思想伏彼 o“理学”思想上一致L土o它寸。朱嘉o鲁道理编K彼O“理学’思想体系O 破土、o部分化o、(一人o七寸。 二:朱嘉0持、克鲁道额念云在0特代o文化背景任置](、子人合育道钢念o 思想根源西旯、时出L。南宋上北宋o鲁道思想O比较直通匕(、宋代O鲁 道思潮K一贯Li宋代o学衔o移D变打局方向王鼎密瞩转y付时(卜立二 上o给编去出LZ寸。宋代o鲁道u宋代O儒学和鲁道证反映L乙oLo0 土* 天左寸0··尚意”思潮位实留二怎‘儒学心性化”Q结果子寸*儒学oJ宋0“多 元倾向”人马南宋0“理学一级’八o耘换位、宋O富道0提古、保守一超势会 毛主一L允。南宋理学og展位必然的瞩理学和各道会支配名世主寸。 三:元代、朱意思想幢广<坛上九、土于土于官边思想0地位受取得LZ卜土。 朱嘉思想O鲁道K全面的K浸透卜、理淑兰次第c充突L亥L土。本文u元 代o才一y卜,夕不鲁道理编著作瞩基上一(、朱意思想和鲁道o分野0各 方面瞩贯撤L(卜t二二百探究LZ寸。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J292
【目录】:
  • 绪论6-9
  • 一. 理学体系中的朱熹书学思想9-29
  • (一) 义理书学9-16
  • 1. 书法的“理本体论”9-12
  • 2. 伦理化的书法法度观12-14
  • 3. 书如其人14-16
  • (二) 理学书法史观16-23
  • 1. 书法史的演进动力和演进机制17-19
  • 2. 书法史发展的基本模型19-21
  • 3. 理学书法史观的社会学意义——复古与尚统21-23
  • (三) 道本文末的文艺观23-29
  • 1. 文道不二,道本文末23-25
  • 2. 轻书法25-27
  • 3. 道德标准对艺术标准的取代27-29
  • 二. 儒学复兴与朱熹书法思想的形成29-62
  • (一) 朱熹书学产生的背景:宋代书法和学术的紧密联结——“书为心画”和儒学心性化29-36
  • 1. 宋代的儒学复兴和“心性化”思潮29-31
  • 2. 书法家和思想家的双重身份31-33
  • 3. 宋代书论的主体化倾向与“心性化”思潮33-36
  • (二) 从朱熹书学分析宋代书风的流变36-62
  • 1. 从朱熹对苏黄的批评看“尚意”书风的衰落36-46
  • 2. 儒学对书法的影响看朱熹书法思想的形成46-62
  • 三. 朱熹书法思想对后世的影响62-72
  • (一) 元代朱熹思想的传播62-63
  • (二) 元代书法家对朱熹学说的接受63-65
  • (三) 理学影响下的元代书法思想65-69
  • (四) 《衍极》——理学思想在书法中的系统化69-72
  • 结语72-73
  • 参考文献73-74
  • 后记7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小松;中国传统儒学的普及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晶;朱熹书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赵海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经验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赵培峰;陆游书法艺术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5 张怡;苏轼书法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962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62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7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