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书法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王世贞书法观研究
【摘要】:王世贞是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文艺复古的执牛耳者,其声名显赫于文学史,书画鉴藏水平亦深得斯时艺坛叹羡;目前对其书法思想的研究并不深入。本文第一章探寻王世贞书法观形成的脉络:优越的家境是王世贞从事书法鉴藏的前提,琅琊王氏后人的身份使王世贞以书法世家为荣,王世贞的书法观受到儒道释思想的影响,文学绘画的推动,交游的熏陶得以形成。第二章力求较为深入地发掘王世贞书法观的内涵,并对其书法观指导下的书法创作实践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他的书法观突出法、意、学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和谐自然,内涵丰富。王世贞的书法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当代书坛尤多启迪。
【关键词】:王世贞 书法观 法 意 学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J29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5
- 引论5-7
- 第一章 王世贞书法观的形成7-19
- 第一节 身世家学与王世贞书法观的形成8-11
- 第二节 文学观与书法观的联系11-14
- 第三节 中国绘画与书法观的联系14-16
- 第四节 交游对书法观的熏陶16-19
- 第二章 王世贞的书法观19-40
- 第一节 王世贞书法观的内涵19-36
- 一 骨力遒劲,结构紧密19-25
- 二 法度精严,不落蹊径25-27
- 三 格调古雅,意趣含蓄27-29
- 四 姿态溢发,风韵独存29-31
- 五 诗书合作,技道双修31-32
- 六 儒道兼融,和谐自然32-36
- 第二节 王世贞书法观指导下的创作实践36-40
- 一 法度精严36-37
- 二 格调古雅37-38
- 三 境界平和自然38-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 王世贞书法年表43-54
- 后记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静枫;;王世贞批评《西厢记》述评[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2 李世林;;王世贞史学研究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3 欧阳珍;;王世贞词学思想论略[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4 陈育宁;;论胡应麟与王世贞之交谊[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文师华;王辉;;论解缙的书法观点与书法创作[J];老区建设;2011年10期
6 熊沛军;;论王世贞文论与书论的相似性联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陈文新;李华;;论嘉靖七子的科举背景与流派意识[J];文艺研究;2011年07期
8 蔡星仪;;王鉴生平之几点考证[J];收藏家;2011年07期
9 于慎忠;;《富林十景》释文与史料——附广富林风物诗[J];上海文博论丛;2011年02期
10 张国宏;;王z@祥书法鉴赏[J];秘书;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振东;王树蕲;张月生;;王世贞《顾氏祠堂记》与《本草纲目序》之渊源[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顾诚;;王世贞的史学[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3 向燕南;;王世贞的史学批评及其理论贡献[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王嘉川;;明代浙东史家胡应麟生平考辨[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孙琴安;;论李贽的文学评点及其地位[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王赓唐;赵承中;;胶山桂坡馆安国的家世[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7 陆鼎言;;潘季驯大事年表[A];潘季驯学术思想及名人效应的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资料汇编[C];2005年
8 曹建国;;李白怀谢g诗别探[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9 王定璋;;李白诗中的地名景物矛盾[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10 刘晓东;;明代丞相制度新论——“内阁非相说”质疑及其他[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稻粱;吴新文书法观感[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李木教;我的书法生活与书法观[N];美术报;2011年
3 王世征;“尚意”书法观的纲领[N];中国艺术报;2002年
4 王世征;“尚意”书法观的纲领[N];中国艺术报;2002年
5 曾来德;大书法观与当代书法的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王春瑜;话《书话》[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戴立强;《清明上河图》是否引发过“尤物贾祸”的悲剧[N];中国文物报;2007年
8 章培恒;独立思考与细心求证[N];光明日报;2000年
9 解小青;寻找社会的“眼睛”[N];光明日报;2007年
10 郭永年;不知其人解其书[N];中国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郦波;王世贞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魏宏远;王世贞晚年文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熊沛军;王世贞书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廷乾;江苏明代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晨;梅鼎祚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白宪娟;明代《庄子》接受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吴新苗;屠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祥耀;杨循吉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陈斌;明代中古诗歌批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礼祥;王世贞商人传记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2 薛瑾;《史记》与复古派盟主王世贞[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杨开飞;王世贞书法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燕;王世贞史学研究——兼论明代中后期的私人修史[D];苏州大学;2003年
5 罗燕;明代王世贞功名观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陈俊堂;王世贞书法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马明辰;王世贞的鉴藏活动与山水画史知识的形成[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8 李霞;王世贞文学复古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9 王珂;王文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马敏;王世贞《曲藻》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63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6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