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对颜真卿书风的继承
本文关键词:杨凝式对颜真卿书风的继承
【摘要】:五代时期的杨凝式是承唐启宋的关键人物,与此同时期的大部分书家多延续晚唐那种清丽流美的遗风,惟杨凝式较为突出,承袭唐代颜真卿开创的雄强、宽博、壮美的书风独树一帜。在杨凝式所遗留书迹中,《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用笔坚涩、气势开张、雄浑,深得颜真卿神髓,本文就此帖在用笔、结字、章法等方面的分析与总结以及与此贴有关的书法文献的梳理,于杨凝式对颜真卿雄强书风的继承做深入的探讨和论证。
【关键词】:杨凝式 雄强书风 继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92.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9
- 第一章 杨凝式与“颜杨”之说9-12
- 第一节 杨凝式及其所遗留作品9
- 第二节 “颜杨”之说9-12
- 第二章 《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师法颜真卿的表现12-19
- 第一节 对颜真卿篆籀笔法和行楷书结构的继承12-14
- 第二节 紧密地章法安排充满对颜氏法的体现14-17
- 第三节 《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得颜真卿之气格17-19
- 第三章 杨凝式对后世的影响19-21
- 第一节 开“尚意”书风之先19
- 第二节 颜真卿雄强书风传播的重要枢纽19-21
- 参考文献21-22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22-23
- 致谢2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冯保荣;;论“洛书”智慧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2 王f3;李娟;;中国传统书法的生命美学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张耕;;文章泰斗 翰墨菁华——论姚鼐的书法艺术[J];书画世界;2009年01期
4 陈佳;;卫t氐氖榉ù葱略诮癫菰械募壑笛芯縖J];书画世界;2009年04期
5 徐晓洪;;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看书法的创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6 秦琴;王伟;;论李煜的书法艺术风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7 王小银;;论孙过庭《书谱》的语言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8 张雷;;赵孟(兆页)书学思想考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宋斌;;鲜于枢“复古”书法思想的“宗唐”表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徐瑜萍;;笔飞墨舞:论书舞相应的美学因素[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聪;;姚鼐考证鉴定之思想与形成[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叶鹏飞;;浪漫主义书风的绝响——傅山书法之意义[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旭;“崩坏与重建”[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2 张多强;《三希堂法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朱天曙;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4 邱世鸿;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5 蔡显良;宋代论书诗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陈聪发;中国古典美学清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周勋君;清代书法批评中对形质的描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8 贺文荣;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的结构与形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周晋;写照传神—晋唐肖像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7年
10 黄一鸣;王铎书法的形式与空间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慧;倪元璐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玉鹏;书法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河南大学;2011年
3 诸明月;康里子山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侯娇姣;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画的现代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登新;周星莲《临池管见》注解及其书学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贺芳;清中期帖学书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任艳梅;陶o煨檠枷胙芯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8 司燕飞;商及西周早期金文的形式分析[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9 彭震中;墨迹与心象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意义[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10 吕秀峰;晚明书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71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7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