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情境
本文关键词:作品的情境
更多相关文章: 书法史 书概 书学 钟繇 米芾 力劲 钟王 汉碑 熙载 模铸
【摘要】:正书法之背景,大而言之,为一代之人文;小而言之,也就是作品的情境。刘熙载《书概》云:"秦碑力劲,汉碑气厚,一代之书,未有不肖一代之人与文者。"一切文学,皆是入学;一切书学,也是入学。人受环境的模铸,是时代的产物。魏晋之有钟王,北宋之有苏米,皆书法史演变之必然。钟繇、王羲之、苏轼、米芾不过是时代人文的代表,其个人天才,不过是
【作者单位】: 书法导报社;
【关键词】: 书法史;书概;书学;钟繇;米芾;力劲;钟王;汉碑;熙载;模铸;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书法之背景,大而言之,为一代之人文"小而代之人文』。这是书法的大背景,任何书法家、任言之,也就是作品的情境。何书法作品,都在时代的笼盖之下,见证着时代。刘熙载《书概》云:『秦碑力劲’汉碑气厚,至于作品的情境,又可分为外在与内在来考一代之书,未有不肖一代之人与文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书法史作品选登[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白谦慎;;关于当代书法史写作的札记[J];中国书画;2006年04期
3 李彤;;艺术的自律和研究的自蔽——关于书法史研究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2期
4 唐继利;;地方艺术史编撰的尝试——《湖南书法史》略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李彤;;理念、视阈、方法——关于书法史研究的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04期
6 张荣庆;;把握燕赵书法的脉搏——读《燕赵书法史稿》有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马燕云;;中国书法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新成果——读何炳武主编的《陕西书法史》[J];群文天地;2012年09期
8 张同印;;关于学习和研究书法史基本方法的认识[J];书法之友;1999年12期
9 薛龙春;;依托于历史的理论创造[J];书法世界;2004年07期
10 柳河;;浙江书法史简述[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衡林邋吴萍;《湖南书法史》编撰工作启动[N];湖南日报;2008年
2 续鸿明;书法史的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3年
3 首都师范大学 边琳琳;经典作品与书法史写作[N];中国艺术报;2011年
4 莫非;未盖棺先定论:《中国当代书法史》能否涵盖书法三十年?[N];亚太经济时报;2012年
5 记者 俞晓颖;《越中书法史》昨首发[N];绍兴日报;2012年
6 崔怡;清代书法史的写法[N];中国艺术报;2013年
7 本刊特约撰稿人 堀川英嗣;应凭借世界各地资料编写一部完整的书法史[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沈鹏;构建书法史大厦[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白谦慎;书法史研究的理论价值[N];中国艺术报;2010年
10 刘兆彬;丛文俊:书法史研究存在“缺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慧斌;宋代制度层面的书法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沛之;从移植到扎根—香港现代书法史研究(1945-2010)[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玉珏;近现代书法史上的碑帖结合[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冬冬;简牍书署制度与书法史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郭丽媛;徐渭在明代书史的定位问题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4 周寒筠;魏晋笔法式微原因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章蕾;南朝书家群体史料初步整理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4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8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