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米芾草书及其“晋人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21:23

  本文关键词:米芾草书及其“晋人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米芾 草书 晋人格 宝晋斋


【摘要】: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收藏宏富,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米芾书法成就不仅在宋代,而且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米芾—生以晋人为宗,多收集晋人书帖,其斋号名曰“宝晋”,米芾论草书也以是否入“晋人格”为评判标准。本文运用资料分析、作品对比分析、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从米芾的晋人情结,米芾草书“晋人格”本质及米芾对王献之“晋人格”的取法三个方面,对米芾草书“晋人格”的形式与内涵、什么是“晋人格”及米芾草书创作成因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全文分三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由宋文化对晋文化的推崇、米芾的“宝晋斋”及米芾楷书、行书的“晋人格”三个方面分析米芾的晋人情结。第二章首先对米芾的传世草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及对其草书风格特征做以概括总结,为下文分析米芾草书“晋人格”的本质进行资料整理;然后通过米芾与王羲之、孙过庭、薛绍彭等名家草书形式与内涵上的比较,分析米芾草书“晋人格”的本质。第三章由米芾临学王献之“一笔书”作品风格特征,王献之“晋人格”的特质,米芾对变乱古法张旭“一笔书”的批判,黄庭坚草书新法与米芾草书比较及宋代之后书家对“晋人格”的认识几个方面分析米芾对王献之“晋人格”的取法及米芾草书创作成因。
【关键词】:米芾 草书 晋人格 宝晋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米芾的晋人情结12-26
  • 第一节 宋代文化对晋代文化的认同12-16
  • 一、理学对玄学的认同14
  • 二、宋诗对玄言诗的认同14-16
  • 三、宋画对“传神”的追求16
  • 第二节 米芾与宝晋斋16-21
  • 一、宝晋斋的来源及内容16-17
  • 二、米芾“宝晋”的原因及表现17-21
  • 第三节 米芾行书、楷书的“晋人格”21-26
  • 一、米芾行书的崇晋融唐21-24
  • 二、米芾楷书的崇晋抑唐24-26
  • 第二章 米芾草书“晋人格”的本质26-45
  • 第一节 米芾的传世草书作品及其风格特色26-32
  • 一、米芾传世的草书作品及主要作品简介26-30
  • 二、米芾草书总体风格特征30-32
  • 第二节 米芾草书“晋人格”的提出32-34
  • 第三节 米芾草书“晋人格”的形式34-40
  • 一、与《十七帖》的形式比较34-37
  • 二、与《书谱》的形式比较37-39
  • 三、与薛绍彭草书的形式比较39-40
  • 第四节 米芾草书“晋人格”的内涵40-45
  • 一、“韵”40-42
  • 二 “平淡”42-43
  • 三、古雅43-45
  • 第三章 米芾草书对王献之“晋人格”的取法45-64
  • 第一节 米芾临学王献之“一笔书”的作品及其风格特征45-50
  • 一、米芾临学王献之“一笔书”的作品及主要作品简介45-49
  • 二、米芾临学王献之“一笔书”的风格特征49-50
  • 第二节 王献之“晋人格”的形式特质50-54
  • 一、笔法简化51-52
  • 二、用笔迅疾52-53
  • 三、章法一脉直下53-54
  • 第三节 米芾对张旭变乱古法“一笔书”的批判54-57
  • 一、变乱古法54-56
  • 二、情感宣泄56-57
  • 第四节 黄庭坚草书新法与米芾草书比较57-59
  • 一、黄庭坚草书取法渊源57-59
  • 二、黄庭坚草书新法与米芾草书比较59
  • 第五节 宋代之后书家对“一笔书”的取法59-64
  • 一、祝允明对“一笔书”的取法59-60
  • 二、王铎对“一笔书”的取法60-61
  • 三、傅山对“一笔书”的取法61-64
  • 结语64-65
  • 参考文献65-68
  • 致谢68-6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海亭;姚宇亮;;米芾的草书和他的书法观[J];书画世界;2009年02期

2 肖燕翼;论米芾的书法及其艺术观[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04期

3 米闹;何朝波;李海宗;武国锋;;米芾书法四人谈[J];青少年书法;2005年21期

4 唐兰;;宝晋斋法帖读后记[J];文物;1963年03期

5 杨春晓;米芾研究综述[J];书画艺术;2005年03期

6 刘家骥 ,张静;王羲之的书法艺术[J];走向世界;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985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985089.html

上一篇:草书杨慎词轴  
下一篇:王松奇书法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a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