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共享商品”经济发展遭遇的思想道德困境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7 13:56
自我国出现第一辆共享单车以来,共享经济就以如火如荼的态势火爆发展,在全国掀起一阵共享经济的热潮。共享经济包含的范围广泛,类型多样,“共享商品”经济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分类。在“共享商品”经济火热发展的同时,社会上也不断出现各种不文明使用“共享商品”的行为,例如,共享单车屡遭破坏,“共享商品”不翼而飞等等,“共享商品”的发展不仅受经济规律的影响,社会公众的思想道德因素也对其发展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共享商品”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系列思想道德困境,分析这些困境,找出解决的办法,对于“共享商品”经济未来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文章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新意和理论基础;文章第二部分分析了共享经济和“共享商品”经济的内涵,“共享商品”经济的特征,“共享商品”的类型分类和我国“共享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文章第三部分分析了“共享商品”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遭遇的思想道德困境及其原因,困境主要包括:由社会公德缺失引发的“共享商品”遭遇破坏现象,由诚信缺失引发的供需双方的信任危机,由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引发的对公共秩序的损害问题;文章第四部分论述了解决“共享商品”经济发...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新意
1.5 理论基础
1.5.1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1.5.2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
1.5.3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
2 “共享商品”经济和共享经济概述
2.1 共享经济的内涵
2.2 “共享商品”经济的内涵
2.3 “共享商品”经济的特征
2.3.1 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是共享的前提
2.3.2 移动互联网和新技术是“共享商品”经济的根本支撑
2.3.3 完善的网络共享平台是“共享商品”经济的基础
2.3.4 广泛的用户是“共享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2.4 “共享商品”经济包含的类型分类
2.4.1 从平台是否占有资源角度划分
2.4.2 从平台提供资源类型角度划分
2.5 我国“共享商品”经济发展状况
2.5.1 共享交通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2.5.2 “共享商品”产业扩展速度快规模大
2.5.3 “共享商品”经济创新发展,创造就业规模日益增加
3 “共享商品”经济发展遭遇的思想道德困境分析
3.1 思想道德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3.1.1 思想道德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3.1.2 思想道德对“共享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3.2 “共享商品”遭遇的思想道德困境
3.2.1 由社会公德缺失引发的“共享商品”遭遇破坏现象
3.2.2 由诚信缺失引发的供需双方的信任危机
3.2.3 由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引发的对公共秩序的损害问题
3.3 “共享商品”经济遭遇思想道德困境的原因分析
3.3.1 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
3.3.2 公众思想道德素质视角
4 解决“共享商品”经济发展遭遇的思想道德困境的对策
4.1 解决由社会公德问题引起的困境的对策
4.1.1 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
4.1.2 加强法律与公德的紧密结合,强化奖惩机制
4.1.3 发挥公民公德榜样示范效应
4.2 解决由社会诚信缺失引起的困境的对策
4.2.1 拓展诚信教育,深植诚信土壤
4.2.2 建立健全征信体系
4.2.3 繁荣诚信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 解决由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引起的困境的对策
4.3.1 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自身管理
4.3.2 政府在鼓励创新创业的同时,提高管制水平
4.3.3 加强社会监督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公德治理:缘起、运行、实现——以共享单车使用为例[J]. 王晓丽. 道德与文明. 2018(05)
[2]互联网+背景下共享单车的城市管理路径探析——基于杨浦区共享单车调研报告[J]. 赵凯琦,李格雅. 劳动保障世界. 2018(05)
[3]共享经济研究综述[J]. 杨雨薇.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09)
[4]简论马克思关于道德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思想[J]. 陈璇. 经济论坛. 2017(08)
[5]共享经济模式助力绿色经济发展[J]. 周文蕾.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08)
[6]共享经济新发展下的模式演进及其特征变化[J]. 尉峰.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7(03)
[7]共享经济:传统经济模式的颠覆者[J]. 刘根荣. 经济学家. 2017(05)
[8]互联网+背景下共享经济发展路径探讨[J]. 曾玲. 中国商论. 2017(10)
[9]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理念、实践与出路[J]. 马广奇,陈静. 电子政务. 2017(03)
[10]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探讨及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建议[J]. 秦海涛. 商业经济研究. 2016(24)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建设研究[D]. 丁海涛.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企业社会责任的哲学研究[D]. 满河军.中共中央党校 2008
硕士论文
[1]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王志丹.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苏立红.山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69226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新意
1.5 理论基础
1.5.1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1.5.2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
1.5.3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
2 “共享商品”经济和共享经济概述
2.1 共享经济的内涵
2.2 “共享商品”经济的内涵
2.3 “共享商品”经济的特征
2.3.1 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是共享的前提
2.3.2 移动互联网和新技术是“共享商品”经济的根本支撑
2.3.3 完善的网络共享平台是“共享商品”经济的基础
2.3.4 广泛的用户是“共享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2.4 “共享商品”经济包含的类型分类
2.4.1 从平台是否占有资源角度划分
2.4.2 从平台提供资源类型角度划分
2.5 我国“共享商品”经济发展状况
2.5.1 共享交通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2.5.2 “共享商品”产业扩展速度快规模大
2.5.3 “共享商品”经济创新发展,创造就业规模日益增加
3 “共享商品”经济发展遭遇的思想道德困境分析
3.1 思想道德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3.1.1 思想道德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3.1.2 思想道德对“共享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3.2 “共享商品”遭遇的思想道德困境
3.2.1 由社会公德缺失引发的“共享商品”遭遇破坏现象
3.2.2 由诚信缺失引发的供需双方的信任危机
3.2.3 由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引发的对公共秩序的损害问题
3.3 “共享商品”经济遭遇思想道德困境的原因分析
3.3.1 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
3.3.2 公众思想道德素质视角
4 解决“共享商品”经济发展遭遇的思想道德困境的对策
4.1 解决由社会公德问题引起的困境的对策
4.1.1 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
4.1.2 加强法律与公德的紧密结合,强化奖惩机制
4.1.3 发挥公民公德榜样示范效应
4.2 解决由社会诚信缺失引起的困境的对策
4.2.1 拓展诚信教育,深植诚信土壤
4.2.2 建立健全征信体系
4.2.3 繁荣诚信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 解决由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引起的困境的对策
4.3.1 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自身管理
4.3.2 政府在鼓励创新创业的同时,提高管制水平
4.3.3 加强社会监督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公德治理:缘起、运行、实现——以共享单车使用为例[J]. 王晓丽. 道德与文明. 2018(05)
[2]互联网+背景下共享单车的城市管理路径探析——基于杨浦区共享单车调研报告[J]. 赵凯琦,李格雅. 劳动保障世界. 2018(05)
[3]共享经济研究综述[J]. 杨雨薇.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09)
[4]简论马克思关于道德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思想[J]. 陈璇. 经济论坛. 2017(08)
[5]共享经济模式助力绿色经济发展[J]. 周文蕾.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08)
[6]共享经济新发展下的模式演进及其特征变化[J]. 尉峰.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7(03)
[7]共享经济:传统经济模式的颠覆者[J]. 刘根荣. 经济学家. 2017(05)
[8]互联网+背景下共享经济发展路径探讨[J]. 曾玲. 中国商论. 2017(10)
[9]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理念、实践与出路[J]. 马广奇,陈静. 电子政务. 2017(03)
[10]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探讨及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建议[J]. 秦海涛. 商业经济研究. 2016(24)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建设研究[D]. 丁海涛.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企业社会责任的哲学研究[D]. 满河军.中共中央党校 2008
硕士论文
[1]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王志丹.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苏立红.山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69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06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