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新安医家余国珮“燥湿为纲”学术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20 11:12
  清代新安医家余国珮集前贤诸家之长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发前医之未备,补前贤所未及,首创"燥湿为纲"学说,法简理赅,融会贯通。文章阐述了余国珮"燥湿为纲"学说的理论渊源以及与中医四诊的联系,并归纳分析了其在外感病、内伤病、外科以及妇科中的指导意义,以期对现代临床辨治起到借鉴和启发作用。 

【文章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3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燥湿为纲”学说的理论渊源
以燥湿为纲,论中医四诊
    1.望病色以别燥湿,察动静以辨寒热
    2.闻平仄之声,合燥湿二病
    3.刚柔二脉辨燥湿,神气二字察生死
“燥湿为纲”在临床中的应用
    1.“燥湿为纲”在外感中的应用
    2.“燥湿为纲”在内伤中的应用
    3.“燥湿为纲”在外科中的应用
    4.“燥湿为纲”在妇科中的应用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医湿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J]. 杨德才,朱春梅,顾巍杰,王忆勤,刘国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11)
[2]朱南孙治疗不孕验案两则[J]. 宋靖宜,董莉,朱南孙.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12)
[3]余国珮“燥湿为纲”临床诊治特色初探[J]. 杨勤军,刘兰林,周超,李佩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05)
[4]余国珮《医理》“燥湿为纲”诊治特色初探[J]. 杨勤军,刘兰林,周超.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5)
[5]从《婺源余先生医案》浅析余国珮治痹思路与特色[J]. 郭锦晨,刘健,汪元.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2)
[6]新安医案研究概述[J]. 陈庆伟,刘兰林,张永跟,马占山,时潇,韦磬均.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2)
[7]新安医学十大学说(下)[J]. 王键,黄辉,蒋宏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07)
[8]试论方剂中的阴阳燥湿观[J]. 毛丹丹,周奕,刘时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06)
[9]湿温治验一则[J]. 苗建英,郭萍,陈家礼.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04)
[10]新安医家余国珮对燥、湿二气的认识[J]. 周雪梅,陈雪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3)



本文编号:3090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090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3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