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迪厄文艺思想及其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7 20:20
布尔迪厄以社会学研究闻名于世,凭借着开阔的理论视野,其文艺思想也独具一格。文学场是如何生成的?文艺的生产与消费何以可能?文章基于核心文本《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和《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考察了布尔迪厄文学场理论的概念与逻辑、知识分子与反思性、文化资本与审美区分等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揭橥出文艺生产、消费的社会条件和运行规则。布尔迪厄为文学研究带来了独特的理论图式,彰显出大师的思想洞见。一方面,他以理性思维建构了“作品的科学”,力图将文艺与社会历史相结合,超越传统文学研究中二元对立的陷阱。另一方面,他激活了文学的实践品格,强烈地呼唤文艺的批判精神,并希望借助理论研究、文艺创作等实践活动介入到社会现实。然而,任何理论都可能会存在思想盲视,如布尔迪厄文艺思想中也有“唯权力化”的倾向、文学审美研究的缺失等问题。因此,辩证客观地认清布尔迪厄理论上的建树与不足也是相当必要的。文章以布尔迪厄文艺思想在中国[1]的接受为主线,历时性勾勒出其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从而试图深入地展现其思想的复杂性与活力。布尔迪厄思想译介进入中国长达四十年的时间,经历了从著作翻译、理论阐释到实...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布尔迪厄的学术轨迹与思想渊源
二、国内外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布尔迪厄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 文学场:概念与逻辑
一、权力斗争场:力量的博弈
二、信仰生产场:合法性的获得
三、颠倒经济场:“输者为赢”的逻辑
第二节 文艺的生产:知识分子与社会反思性
一、知识分子的定义:“专业的文艺生产者”
二、知识分子的位置:“被统治的统治者”
三、知识分子的使命:“反思性的迷恋”
第三节 文艺的消费:文化资本与审美区分
一、隐性的“文化资本”
二、审美区分的社会条件
第二章 洞见与盲视:布尔迪厄文艺思想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第一节 建构“作品的科学”
一、关系主义的视角:“社会炼金术”
二、超越二元对立的文学观
第二节 激活文学的实践品格
一、呼唤文艺的“批判精神”
二、重塑读者的阅读实践
第三节 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的局限性
第三章 接受的复调:布尔迪厄在中国
第一节 翻译与阐释:布尔迪厄在中国的多副面孔
一、陌生社会学家布尔迪厄
二、文化批评家布尔迪厄
三、“百科全书式”学者布尔迪厄
第二节 实践与探索: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的本土化进程
一、文学场的理论图式与中国文学场的剖析
二、布尔迪厄文艺思想与大众文化的解读
三、反思性的思维与当代文论的建设
第三节 理论资源:面向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启示
一、借镜跨学科的视野,开阔文艺理论的发展前景
二、运用多元化的方法,促进文艺理论水平的提升
三、遵循文学场的规律,增强文艺理论的创新力
结语 反思与实践的张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趣味分析到阶级构建:布尔迪厄的“区分”理论[J]. 刘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2]布尔迪厄在东方——现今布尔迪厄研究的焦点与反思[J]. 翁冰莹. 思想与文化. 2017(01)
[3]文学理论: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性[J]. 南帆. 文艺理论研究. 2017(03)
[4]布尔迪厄的思想谱系——布尔迪厄生成结构理论探源[J]. 刘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6(06)
[5]阶级习性与中等品位的艺术:布迪厄的摄影观[J]. 朱国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8)
[6]知识追求与文化关怀: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批评[J]. 张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01)
[7]实践与反思——读布迪厄著作有感[J]. 刘稚亚. 经济. 2016(Z1)
[8]布尔迪厄的文学社会学述略[J]. 刘晖. 外国文学评论. 2014(03)
[9]论布迪厄文学社会学思想——以《艺术的法则》和《区隔》为中心的考察[J]. 常培杰. 美育学刊. 2013(05)
[10]布迪厄“文学社会学”的自我限度——兼谈“文学社会学”的学科特性[J]. 尹传兰,刘锋杰. 学术月刊. 2013(02)
博士论文
[1]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 李占伟.山东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论布尔迪厄“文学场”[D]. 刘薇.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皮埃尔·布迪厄及其《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研究[D]. 张倩.西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24130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布尔迪厄的学术轨迹与思想渊源
二、国内外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布尔迪厄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 文学场:概念与逻辑
一、权力斗争场:力量的博弈
二、信仰生产场:合法性的获得
三、颠倒经济场:“输者为赢”的逻辑
第二节 文艺的生产:知识分子与社会反思性
一、知识分子的定义:“专业的文艺生产者”
二、知识分子的位置:“被统治的统治者”
三、知识分子的使命:“反思性的迷恋”
第三节 文艺的消费:文化资本与审美区分
一、隐性的“文化资本”
二、审美区分的社会条件
第二章 洞见与盲视:布尔迪厄文艺思想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第一节 建构“作品的科学”
一、关系主义的视角:“社会炼金术”
二、超越二元对立的文学观
第二节 激活文学的实践品格
一、呼唤文艺的“批判精神”
二、重塑读者的阅读实践
第三节 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的局限性
第三章 接受的复调:布尔迪厄在中国
第一节 翻译与阐释:布尔迪厄在中国的多副面孔
一、陌生社会学家布尔迪厄
二、文化批评家布尔迪厄
三、“百科全书式”学者布尔迪厄
第二节 实践与探索: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的本土化进程
一、文学场的理论图式与中国文学场的剖析
二、布尔迪厄文艺思想与大众文化的解读
三、反思性的思维与当代文论的建设
第三节 理论资源:面向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启示
一、借镜跨学科的视野,开阔文艺理论的发展前景
二、运用多元化的方法,促进文艺理论水平的提升
三、遵循文学场的规律,增强文艺理论的创新力
结语 反思与实践的张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趣味分析到阶级构建:布尔迪厄的“区分”理论[J]. 刘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2]布尔迪厄在东方——现今布尔迪厄研究的焦点与反思[J]. 翁冰莹. 思想与文化. 2017(01)
[3]文学理论: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性[J]. 南帆. 文艺理论研究. 2017(03)
[4]布尔迪厄的思想谱系——布尔迪厄生成结构理论探源[J]. 刘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6(06)
[5]阶级习性与中等品位的艺术:布迪厄的摄影观[J]. 朱国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8)
[6]知识追求与文化关怀: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批评[J]. 张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01)
[7]实践与反思——读布迪厄著作有感[J]. 刘稚亚. 经济. 2016(Z1)
[8]布尔迪厄的文学社会学述略[J]. 刘晖. 外国文学评论. 2014(03)
[9]论布迪厄文学社会学思想——以《艺术的法则》和《区隔》为中心的考察[J]. 常培杰. 美育学刊. 2013(05)
[10]布迪厄“文学社会学”的自我限度——兼谈“文学社会学”的学科特性[J]. 尹传兰,刘锋杰. 学术月刊. 2013(02)
博士论文
[1]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 李占伟.山东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论布尔迪厄“文学场”[D]. 刘薇.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皮埃尔·布迪厄及其《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研究[D]. 张倩.西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24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2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