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珍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5 15:34
目的:通过学习、研究刘光珍教授的论文、书籍、讲座、科研课题、专利申请、新药及制剂研发等资料,结合临床实践,凝练刘光珍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同时,以导师学术思想为指导,对大量临床医案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导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临床经验。方法:1.深入和导师交谈,了解其从医历程,领会导师在学习、临证过程中的感悟,探寻导师学术思想渊源;2.学习并分析导师的论文、书籍、学术讲座、讲课录像及录音,搜集整理导师历年来参与的科研课题、专利申请、新药及制剂研发等资料,从中总结、凝练导师的学术思想;3.总结导师辨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对大量门诊医案进行分类,寻找辨治规律,从中凝练学术思想,总结临床经验。结果:1.刘光珍教授的从医历程可概括为研读经典,奠定基础;师承名家,传承精华;“优才”学途,博采众长;中西合璧,守正创新四个阶段。导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的学术思想源于《内经》、《金匮要略》、《温热论》等中医经典,在其学习成长过程中,继承诸多中医名家的精华,科研临床并举,传承创新兼备。2.导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主要有:实多虚少,瘀为关键;从瘀论治,贯穿始终(从血瘀水停立论,重在活血利水;从热壅...
【文章来源】: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刘光珍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渊源
1.研读经典,奠定基础
2.师承名家,传承精华
3.“优才”学途,博采众长
4.中西合璧,守正创新
第二部分 刘光珍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研究
1.实多虚少,瘀为关键
2.从瘀论治,贯穿始终
2.1 从血瘀水停立论,重在活血利水
2.2 从热壅血瘀立论,重在凉血散血
2.3 从肾络瘀阻立论,重在活血通络
2.4 从肾微癥瘕立论,重在化瘀消癥
第三部分 刘光珍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临床经验总结
1.凉血散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1.1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病因病机
1.2 治则治法
1.3 用药经验
1.4 验案举隅
2.从瘀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2.1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及治法
2.2 用药经验
2.3 验案举隅
3.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
4.从瘀论治膜性肾病
5.从瘀论治IgA肾病
6.从瘀论治淋证
7.从瘀论治慢性肾衰竭
8.虫类药的应用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吕仁和从益气养血论治“肾络微型癥瘕”[J]. 刘乐. 环球中医药. 2018(12)
[2]国医大师张大宁从虚瘀湿毒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J]. 孙义,车树强.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10)
[3]湖南省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J]. 李燕,杨海蓉,贺艳,刘宏敏,谌平,王湘川.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3)
[4]聂莉芳教授运用黄芪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研究[J]. 姚木铭,聂莉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06)
[5]赵纪生从“虚、风、湿、热、瘀”论治肾炎的经验[J]. 马千,程荣菲,谢桂香. 国医论坛. 2018(02)
[6]聂莉芳教授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研究[J]. 段锦绣,聂莉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02)
[7]活血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及对肾组织IFN-γ、VEGF干预机制的研究[J]. 杜立建,张宏颖,刘超,李卿,邢晓静,向广生,李松,陈铮,檀金川.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8(01)
[8]海口市4491例成年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J]. 王善志,唐文庄,钟良宝,文海燕,唐小波,张瑞城,王净,郑雪丽. 海南医学. 2017(24)
[9]孙伟运用补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J]. 万冰莹,孙伟. 山东中医杂志. 2016(12)
[10]叶传蕙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运用活血化瘀药的体会[J]. 向雨欣,刘小芳,杨庆,楚秀丽,詹华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08)
博士论文
[1]赵纪生教授从风湿论治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研究[D]. 刘英.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2]赵绍琴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研究[D]. 黄丹卉.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复方蛇龙胶囊降低大鼠肾性蛋白尿及对足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 闫梦苗.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7
[2]杨霓芝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研究[D]. 王文凤.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3]基于有效部位最佳配伍的复方蛇龙胶囊降蛋白尿作用机制研究[D]. 张轶欧.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5
[4]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从“瘀热”论治慢性肾脏病的病案研究[D]. 陈玉洁.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5]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脏病1-4期水肿的临床研究[D]. 杨申琳.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6]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早期缺血性肾病的临床研究[D]. 黄悦.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20037
【文章来源】: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刘光珍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渊源
1.研读经典,奠定基础
2.师承名家,传承精华
3.“优才”学途,博采众长
4.中西合璧,守正创新
第二部分 刘光珍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研究
1.实多虚少,瘀为关键
2.从瘀论治,贯穿始终
2.1 从血瘀水停立论,重在活血利水
2.2 从热壅血瘀立论,重在凉血散血
2.3 从肾络瘀阻立论,重在活血通络
2.4 从肾微癥瘕立论,重在化瘀消癥
第三部分 刘光珍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临床经验总结
1.凉血散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1.1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病因病机
1.2 治则治法
1.3 用药经验
1.4 验案举隅
2.从瘀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2.1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及治法
2.2 用药经验
2.3 验案举隅
3.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
4.从瘀论治膜性肾病
5.从瘀论治IgA肾病
6.从瘀论治淋证
7.从瘀论治慢性肾衰竭
8.虫类药的应用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吕仁和从益气养血论治“肾络微型癥瘕”[J]. 刘乐. 环球中医药. 2018(12)
[2]国医大师张大宁从虚瘀湿毒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J]. 孙义,车树强.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10)
[3]湖南省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J]. 李燕,杨海蓉,贺艳,刘宏敏,谌平,王湘川.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3)
[4]聂莉芳教授运用黄芪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研究[J]. 姚木铭,聂莉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06)
[5]赵纪生从“虚、风、湿、热、瘀”论治肾炎的经验[J]. 马千,程荣菲,谢桂香. 国医论坛. 2018(02)
[6]聂莉芳教授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研究[J]. 段锦绣,聂莉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02)
[7]活血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及对肾组织IFN-γ、VEGF干预机制的研究[J]. 杜立建,张宏颖,刘超,李卿,邢晓静,向广生,李松,陈铮,檀金川.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8(01)
[8]海口市4491例成年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J]. 王善志,唐文庄,钟良宝,文海燕,唐小波,张瑞城,王净,郑雪丽. 海南医学. 2017(24)
[9]孙伟运用补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J]. 万冰莹,孙伟. 山东中医杂志. 2016(12)
[10]叶传蕙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运用活血化瘀药的体会[J]. 向雨欣,刘小芳,杨庆,楚秀丽,詹华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08)
博士论文
[1]赵纪生教授从风湿论治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研究[D]. 刘英.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2]赵绍琴温病学术思想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研究[D]. 黄丹卉.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复方蛇龙胶囊降低大鼠肾性蛋白尿及对足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 闫梦苗.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7
[2]杨霓芝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研究[D]. 王文凤.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3]基于有效部位最佳配伍的复方蛇龙胶囊降蛋白尿作用机制研究[D]. 张轶欧.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5
[4]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从“瘀热”论治慢性肾脏病的病案研究[D]. 陈玉洁.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5]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脏病1-4期水肿的临床研究[D]. 杨申琳.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6]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早期缺血性肾病的临床研究[D]. 黄悦.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20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2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