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3 05:53
  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问题日益严峻,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发展。因此,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也成为人类思考的焦点问题。人们开始反思近代以来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自然观,重新思考自然的属性、人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在诸多的思想流派中,马克思的自然观引起了高度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希望从中得到更好的理论指导,将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中的理论运用到现实中,不仅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也能正确的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克思在对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等人的自然观分析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自然与历史之间的关系问题作出了系统的阐述,在批判人本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形而上学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了对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并且在从实践观点出发,阐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化的原因时揭示出了自然的社会历史性。同时,马克思主义者受到了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影响,深化了对自然概念的研究,探索了异化消费和科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在党的...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资本主义的建立
        三、自然环境的破坏
    第二节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
        三、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三节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形成的脉络
        一、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萌芽期
        二、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形成期
        三、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成熟期
第二章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剖析
        一、自然界的先在性
        二、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三、人与自然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中介——实践
        一、实践是对自然认知的基础
        二、实践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前提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根源——资本主义制度
        一、人与自然对立的原因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
    第四节 化解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途径
        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变革
第三章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统一
        二、对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
        三、科学技术发展对自然的影响
    第二节 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
        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的哲学依据
        三、科学的预测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马克思“历史的自然”思想的实践运用
        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
        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自然观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J]. 董军,萧玲.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05)
[2]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叙事结构[J]. 张进蒙.  理论导刊. 2013(04)
[3]马克思的自然价值观[J]. 刘增惠.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01)
[4]人与人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殖民化[J]. 曹孟勤,窦佳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5]“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J]. 陈学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6]论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J]. 杨金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7]马克思的历史概念[J]. 王南湜.  哲学研究. 2007(10)
[8]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域与问题域[J]. 王雨辰.  江汉论坛. 2007(07)
[9]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生成理路及现代境遇[J]. 禹国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10]马克思自然观的解读及其意义[J]. 葛恒云.  今日中国论坛. 2007(06)



本文编号:3452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52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8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