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4 22:51
  延安时期,面对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国民党政府的打压的现实遭遇,为妥善解决各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加快推行社会建设便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要解决的现实任务。与此同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式形成、相对稳定环境的出现、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局部执政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社会建设提供了历史可能。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各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之前党的社会建设经验总结,使党的社会建设思想在广度、深度上得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为群众谋福利”的指导思想,坚持了“一切服从抗战”的基本要求,贯彻了“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落实了党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国民教育思想、卫生医疗思想、社会保障思想、社会管理思想等。此外,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社会建设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前提,还是政治建设的重要保证,更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支撑。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形成了社会建设思想,而且利用当时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积极采取一系列举措进行社会建设,通过创造与发展国民教育、开展卫生医疗工...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学术界关于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及界定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理论溯源和现实背景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理论溯源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建设思想
        (二)思想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建设思想
        (三)直接来源:中央苏区时期共产党人的社会建设思想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可能性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新发展
    一、社会建设理念的新发展
        (一)指导思想:“为群众谋福利”
        (二)基本要求:“一切服从抗战”
        (三)根本原则:“从实际出发”
        (四)工作格局:党领导下的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社会建设内容的新阐述
        (一)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国民教育思想
        (二)提出了相对系统的卫生医疗思想
        (三)初步具有了社会保障思想
        (四)初步提出了社会管理思想
    三、社会建设重要性的新认识
        (一)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前提
        (二)社会建设是政权建设的重要保证
        (三)社会建设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支撑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实践创新——以陕甘宁边区为例
    一、努力发展国民教育
        (一)积极发展中小学教育
        (二)努力发展高等教育
        (三)广泛开展社会教育
    二、推进卫生医疗事业发展
        (一)加大卫生医疗宣传教育
        (二)重视妇孺卫生工作
        (三)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四)开展医药合作事业
    三、积极推行社会保障
        (一)社会救济
        (二)社会优抚
        (三)社会保险
        (四)社会福利
    四、大力整治社会环境
        (一)剿匪锄奸,巩固抗日后方
        (二)禁烟禁毒,净化社会环境
        (三)解放妇女,摆脱封建压迫
        (四)改造“二流子”,增加社会劳动力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与实践的重大意义与当代意蕴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贡献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
        (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三)为新时代社会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实践效应
        (一)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
        (二)营造了和谐健康的社会风气
        (三)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与实践创新的当代意蕴
        (一)实施社会建设必须立足中国实际
        (二)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三)推进社会建设必须调动多方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工作回眸[J]. 马江.  中国档案. 2020(02)
[2]新中国70年社会建设和社会巨变[J]. 李培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救助工作[J]. 杜君,欧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4]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民众动员探究[J]. 张根福,李焕.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2)
[5]“群众的位置”——谈延安时期文艺体制的“非制度性”基础[J]. 刘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6]延安时期教育名家徐特立的教育情怀[J]. 孙刚成,拓丹丹.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7]高等教育的“延安模式”及其当代价值[J]. 郝瑜,周光礼,罗云,曾鹿平.  高等教育研究. 2017(11)
[8]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教育[J]. 庄西真.  教育研究. 2017(02)
[9]延安时期社会保障工作述论[J]. 刘俊红.  理论导刊. 2016(09)
[10]延安时期《中国妇女》月刊与中共妇女观[J]. 岳国芳,王晓荣.  东岳论丛. 2016(09)

博士论文
[1]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防治工作的研究[D]. 王楠.吉林大学 2019
[2]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D]. 汪小宁.陕西师范大学 2013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管理思想及其当代发展[D]. 黄建军.南京师范大学 2013
[4]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 潘嘉.中共中央党校 2009
[5]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 刘洪森.东北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延安时期毛泽东社会救助思想研究[D]. 由佳慧.中南民族大学 2018
[2]论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在中国的实践[D]. 翟乃振.浙江师范大学 2016
[3]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 张湛.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4]陕甘宁边区社会管理实践、模式和基本经验[D]. 王欢.西北大学 2013
[5]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医疗工作研究[D]. 王天丹.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76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76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9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