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礼乐文化观念与文艺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00:23
荀子在礼乐文化崩坏、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下,批判了墨子功利主义的"非乐"思想,同时也对孔子片面强调礼的内在精神而忽视礼的审美形式的弊端进行了矫正,进而强调了礼乐文化的超功利性和文饰特征。在理性和科学有了进一步发展,神性消逝、个体欲望放纵、各诸侯国纷纷推行法制的时代背景下,荀子审时度势,去除了礼乐文化的宗教神学色彩,肯定了人和动物有着共同的欲望,但荀子进一步指出放纵欲望将导致社会的混乱,因而人需要以礼乐文化"伪饰"本能欲望,才能使社会免于争端。荀子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强化了礼乐文饰的等级性特征,使礼乐文化在法制观念有了巨大发展的时代得到传承。荀子能够根据社会现状机动灵活地传承礼乐文化,这一传承传统文化的模式是值得借鉴的。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36(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礼乐文化的文饰审美特征
二、墨子、孔子对礼乐文化艺术形式的忽视与荀子文饰审美观念的提出
三、欲望时代荀子对礼乐文化的传承
四、法制时代荀子对礼乐文化的传承
五、荀子传承礼乐文化方式的现代意义
本文编号:3581703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36(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礼乐文化的文饰审美特征
二、墨子、孔子对礼乐文化艺术形式的忽视与荀子文饰审美观念的提出
三、欲望时代荀子对礼乐文化的传承
四、法制时代荀子对礼乐文化的传承
五、荀子传承礼乐文化方式的现代意义
本文编号:3581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581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