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天人合一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7 04:32
  “天人合一”思想是种古老的民族文化精神,是中国哲学史上备受关注而又恒久弥新的话题。“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的朴素可持续发展理念,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中国地大物博,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极其微不足道。因此,我国古代先哲从原始宗教信奉中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以及农业文明时期对大自然的依赖出发,孕育了强调人的行为与自然规律相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相一致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工业发达的当代社会中,人类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类面临沉重的生存危机。习近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注重以历史眼光来探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道,继承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智慧,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因此,本文参酌史料,试在总结前人对“天人合一”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等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论述、不同时代的核心观点及“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意蕴进行系统的归纳和辨析,探寻“天人合一”思想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普及以及践行过程中...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2 “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探源及新发展
    2.1 “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2.1.1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2.1.2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2.1.3 佛家“天人合一”思想
    2.2 “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意蕴
        2.2.1 认同天生万物,强调尊重自然,不能妄为
        2.2.2 肯定众生平等,要求人爱万物,有所作为
        2.2.3 追求天人相和,崇尚荣辱共存,有所不为
    2.3 “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在新时代的发展
3 “天人合一”思想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契合性
    3.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内涵
        3.1.1 目标定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1.2 发展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1.3 价值导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3.1.4 治理思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3.1.5 制度保障: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保护生态环境
        3.1.6 国际视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3.2 “天人合一”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3.2.1 “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人本位的生态思维逻辑
        3.2.2 “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自然演替和人类发展相统一的生态实践观
    3.3 “天人合一”思想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提供了价值本源
        3.3.1 强调尊重“天”的规律
        3.3.2 要求重视“人”的发展
        3.3.3 倡导“天”与“人”是合一的生命共同体
4 “天人合一”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
    4.1 注重理念引导,加强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
        4.1.1 弘扬“天人合一”传统生态理念,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4.1.2 加强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4.2 发挥政府主导,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2.1 秉承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发展原则
        4.2.2 坚持绿色环保,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
    4.3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生态文明制度的完善
        4.3.1 健全生态损坏责任追究制度
        4.3.2 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许英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当代生态建设的启示[J]. 杜悦.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0)
[3]“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入思考——天人之分思想[J]. 宫钦浩.  农家参谋. 2019(19)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天人合一”生态逻辑[J]. 李创,龚宇,吴国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7)
[5]张载“天人合一”思想及其伦理向度研究[J]. 张圆圆.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9(04)
[6]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 对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影响[J]. 胡静懿,张成丽.  环境与发展. 2019(06)
[7]孟子、荀子和董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探究[J]. 桑延海.  大众文艺. 2019(09)
[8]论墨子的天人合一思想[J]. 宋海圆,谌雪滢.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03)
[9]“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 厉双双.  中外企业家. 2019(01)
[10]“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J]. 陈静.  唐山学院学报. 2018(05)

博士论文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刘涵.湖南师范大学 2019
[2]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 马德帅.吉林大学 2019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研究[D]. 王丰.中共中央党校 2018

硕士论文
[1]《中庸》的“天人合一”思想研究[D]. 王凯.延边大学 2019
[2]习近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研究[D]. 乔丹阳.山西师范大学 2019
[3]习近平关于生态哲学的重要论述研究[D]. 樊文婕.江西农业大学 2019
[4]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 周梦然.河北科技大学 2018
[5]张载“天人合一”思想探微[D]. 黄雨薇.山东大学 2017
[6]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和”思想研究[D]. 姜雪.新疆大学 2017
[7]对天人合一之生态意义争论的反思[D]. 张东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7
[8]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发展研究[D]. 赵晓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7
[9]“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蕴[D]. 祁松林.新疆大学 2016
[10]习近平生态思想研究[D]. 苏惠娟.扬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11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611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7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