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康德实践哲学中的自律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7 14:43
  自律是康德实践哲学乃至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观念,基于此观念确立道德法则进而确证每个人的平等自由价值乃是康德实践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正是通过此观念,康德开辟出具有规范性的实践哲学视界,成为当代探询道德与政治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在此意义上,深入阐明康德自律观念的基本内涵、证成路径及其实现的价值变革,乃是当前亟待推进的重大研究课题。不过长期以来,学界对这一价值观念的理解却存在诸多争议。一方面,诸多学者认为,康德式自律具有浓厚的形式性和义务性特征,由此所呈现的道德人格理想仅仅只是个体性的,缺乏人类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质料内涵,进而也排除了承载价值的总体人格能力;另一方面,即使在认可此观念的康德学派内部,相关解读也莫衷一是。在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者看来,康德式自律观念为人们设定了一种如何做出道德选择的程序,它以实践理性能力建构意志对象,并以程序性方式具体规范行动。而以伍德和阿默里克斯为代表的实在论者则认为,康德的自律观念只是一种理性理念,没有对应的经验客体,道德法则的有效性来源于自在目的的客观价值,这是独立于任何人主观意愿的。除了这些争议以外,康德本人的相关表述也存在着模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 

【文章页数】:2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和翻译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限度与基本理路
第一章 康德与自律观念的再生:基于道德哲学史的考察
    第一节 自律与古典时代的伦理学
        一、柏拉图学说对康德的影响
        二、斯多亚学派对康德的影响
    第二节 自律与近代自然法理论
        一、自然法的起源和发展
        二、自律观念与自然法的关联
    第三节 自律与道德情感学说
        一、自立的情感主义
        二、自制的情感主义
        三、康德对道德情感学说的扬弃
    第四节 自律与至善论
        一、至善论的起源与发展
        二、沃尔夫式至善论
        三、康德与至善论的关联
    第五节 自律与普遍意志
        一、卢梭的普遍意志概念
        二、卢梭对康德的影响
        三、普遍意志与自律的关联
第二章 作为自由的法则:自律观念的演绎
    第一节 预见自律:出于义务而行动的自由价值
        一、善良意志、义务与定言命令
        二、康德自由观念的思想历程
        三、自律与积极自由
    第二节 形式的价值旨趣:自律公式的演绎
        一、形式演绎及其缺陷
        二、规范性演绎的价值向度
    第三节 自律与定言命令式的证成
        一、“交互性论题”及循环的产生
        二、“两个世界”与“理性的事实”
        三、自律人格理想与定言命令式的最终证成
第三章 自律权威的论证:自我立法的根本价值
    第一节 自我立法的康德式阐释
        一、作为理解自我立法线索的康德式“他律”
        二、他律为什么不能确立道德法则
        三、自我立法的多重阐释
    第二节 自我立法何以可能
        一、实在论与建构主义
        二、建构主义立场及其缺失
        三、目的的客观价值与实在论回应
    第三节 悖论的消解与“自我立法”权威的确立
        一、关于自我立法的悖论
        二、自我立法的“另类”解读
        三、权威的确立:意志如何自我立法
第四章 强制、遵从与自律:法权原则的道德规约性
    第一节 争议的焦点与前提
        一、两种论题的产生
        二、前提性条件:康德关于伦理与道德的区分
    第二节 独立性论证的两种命题
        一、“分析-强制命题”
        二、“命令-悖论命题”
    第三节 自律的规约性:法权原则的道德基础
        一、法权原则的自由基础
        二、法权原则与定言命令式的关联
        三、法权与德性:差别性与优先性
        四、社会性规范的双重规约
第五章 从个人自律到公共自律:自由主义的康德式基础
    第一节 个人自律与政治自由主义
        一、个人自律与道德自律的当代分野
        二、自由主义的政治转向
    第二节 自律观念的层级性结构
        一、康德式的个人自律
        二、道德自律与个人自律的层级性关联
    第三节 走向公共自律
        一、自由法权:从私人到公共
        二、公共理性:道德的政治家
        三、集体的自我立法:公共自律的价值向度
结语:共同体伦理规范性建构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康德关于伦理与道德的区分及其意义[J]. 邓安庆.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康德政治哲学中固有自由法权之含义和功能[J]. 杨云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3]斯多亚学派的幸福论[J]. 安东尼·朗,刘玮.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8(02)
[4]谈谈康德哲学中德与法的关系[J]. 杨云飞.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8(02)
[5]论康德的两个伦理学概念[J]. 邓安庆.  伦理学研究. 2019(04)
[6]走出自然状态:康德与公共法权的证成[J]. 卞绍斌.  学术月刊. 2019(06)
[7]法权论是否属于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兼论康德在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区分[J]. 孙小玲.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8]康德哲学中先验自由与实践自由之关系新释——批判的建构性道德哲学之基石[J]. 朱会晖,刘梦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9]伯纳德·威廉斯对康德道德责任理论的批判[J]. 孙会娟.  道德与文明. 2019(02)
[10]康德道德归责论探赜[J]. 傅永军.  道德与文明. 2018(05)

博士论文
[1]罗尔斯“良序社会”的理想图景及其反思[D]. 李爱龙.吉林大学 2019
[2]迈向崇高:康德敬重理论研究[D]. 杨妍璐.浙江大学 2019
[3]康德对最高道德原则的寻求[D]. 姬宁.中共中央党校 2017
[4]情感与理性:康德宗教哲学内在张力及调和[D]. 贺方刚.山东大学 2014
[5]康德尊严学说研究[D]. 刘睿.武汉大学 2013
[6]康德论道德律的可能性[D]. 韩刚.山东大学 2012
[7]法、自由与强制力[D]. 吴彦.吉林大学 2012
[8]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D]. 宫维明.中共中央党校 2010
[9]两种理论取向:自律和他律[D]. 黄文发.复旦大学 2008
[10]自由的守望[D]. 吴欲波.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56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656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2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