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关于马克思“消灭哲学”思想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1 15:42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初步表达了“哲学的丧失”的理论观点,马克思通过对伊壁鸠鲁原子哲学和德谟克里特原子哲学的研究,他赞同伊壁鸠鲁的原子哲学,肯定了原子自身所具有的自由运动倾向,伊壁鸠鲁把客观的感性世界当作最真实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十分认可。由此马克思批判了抽象哲学的空洞性,把哲学关注的重点重新回归到客观的现实世界,马克思提出的“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对于我们理解哲学与世界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马克思自身思想的发展预示了方向。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明确提出了“消灭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在批判实践的政治派和理论的政治派的时候,提出了“消灭哲学”和“实现哲学”的理论,这里所谈到“哲学”是指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也就是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开始探索德国社会的发展前途,马克思认为解决德国社会问题的途径只能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实现,同时认为实现社会解放的主体力量是德国的无产阶级。实现对旧的哲学思想的批判与消灭,破除人们的思想束缚,为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清除了障碍。把新的哲学思想与无产阶级的历史命运结合在一起,对于无产阶级实现自身的解放和...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运用文献研究法
        2、交叉分析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从马克思《博士论文》看哲学的“丧失”与“实现”
    一、马克思肯定伊壁鸠鲁哲学
    二、哲学的“丧失”与“实现”
    三、哲学对世界的作用
导言》看“消灭哲学”">第二章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看“消灭哲学”
    一、“消灭”的内涵理解
    二、“消灭哲学”的现实依据
    三、“消灭哲学”的理论依据
    四、“消灭哲学”——“消灭”思辨哲学
    五、新哲学与新的主体
第三章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否定哲学”
    一、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分子的全面批判
    二、马克思“清算”之前的哲学信仰
    三、新哲学创立的基本完成
第四章 “消灭哲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消灭哲学”的理论意义
    二、“消灭哲学”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马克思“消灭哲学”问题研究综述[J]. 王晓珍.  文化学刊. 2018(11)
[2]马克思“消灭哲学”的真实意蕴[J]. 张莉.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2)
[3]由理论批判到现实批判——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看马克思的哲学观变革[J]. 张鹏,李桂花.  甘肃社会科学. 2018(01)
[4]“消灭哲学”、“实现哲学”及其背后的哲学革命[J]. 张吴奇.  宜春学院学报. 2017(08)
[5]马克思论“消灭哲学”及其批判进路[J]. 卢文忠.  社科纵横. 2016(11)
[6]马克思“消灭哲学”的“现实”意蕴[J]. 李本洲.  理论月刊. 2016(04)
[7]《〈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马克思早期重要思想评析[J]. 程松涛,张文富.  兰州学刊. 2015(12)
[8]论马克思“消灭哲学”的真正所指——从消灭异化谈起[J]. 马建青.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9]“消灭”与“实现”哲学的辩证关系及其当代意义[J]. 何丽野.  哲学动态. 2015(05)
[10]马克思否定哲学问题研究综述[J]. 郑智意,涂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01)



本文编号:3658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658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d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