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4 20:34
  费孝通诞生于二十世纪初,是一位有着丰富人生阅历和深厚学术造诣的世纪学人。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中国社会最本质的问题就蕴含在中国的乡村社会中。本文试图从费孝通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学术思想中提炼其乡村伦理思想,探讨乡村伦理思想的内容和理论特色,并通过对其思想的阐释和归纳,丰富我国乡村伦理的理论研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除引言和结语外,论文主体部分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的形成。介绍了费孝通生平及其三次学术生命,勾勒了费孝通的学术思想,探讨了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第二部分,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费孝通考察了中国传统乡村的社会秩序,分析了早期“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结构。其早期乡村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志在富民”的核心价值观,勤劳节俭的生产和消费伦理,信任互助的交往和分配伦理和乡土重建的发展伦理。到了晚年,费孝通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补课”,形成了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的思想转变,主要包括“推己及人”的“差序格局”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观念和心态这两方面。第三部分,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的特点及评价。费孝通的一生致力于...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费孝通及其学术思想概述
        一、费孝通及其三次学术生命
        二、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及相关著作
    第二节 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一、发展乡村工业和实现乡土重建思想的实地调查
        二、中国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三、中国乡村传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碰撞与交融
    第三节 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儒学理论对乡村伦理思想的启发
        二、吴文藻的社区研究思想
        三、史禄国的人类学思想
        四、马林诺斯基的文化功能动态论
第三章 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费孝通早期的乡村伦理思想
        一、“志在富民”的核心价值观
        二、勤劳节俭的生产和消费伦理
        三、信任互助的交往和分配伦理
        四、乡土重建的发展伦理
    第二节 、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的思想转变
        一、“推己及人”的“差序格局”
        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观念和心态
第四章 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第一节 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的特点
        一、以富民为贯穿始终的价值目标
        二、基于乡土特性的伦理文化
    第二节 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经典理论的资源意义
        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费孝通乡村伦理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以农民生存发展为基本问题
        二、乡村治理中礼治与法治的融合
        三、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历史性转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人的道德结构:道德差序圈[J]. 喻丰,许丽颖.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费孝通早期乡村伦理思想述析[J]. 王露璐.  齐鲁学刊. 2017(05)
[3]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J]. 江承华.  理论学习. 2017(08)
[4]费孝通先生“志在富民”思想与当代中国的脱贫攻坚[J]. 熊跃根.  社会科学研究. 2017(04)
[5]“研究清楚才动手”:20世纪三四十年代费孝通的农村经济思想[J]. 李金铮.  近代史研究. 2014(04)
[6]费孝通城镇化思想:特色与启迪[J]. 丁元竹.  江海学刊. 2014(01)
[7]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的人际信任——基于三省四村庄的实证研究[J]. 王露璐.  道德与文明. 2013(04)
[8]伦理学视野中的“乡土中国”——以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为中心[J]. 欧阳辉纯.  理论月刊. 2011(12)
[9]费孝通先生的富民主张及其理论探索[J]. 宋林飞.  江苏社会科学. 2010(06)
[10]论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思想[J]. 彭南生,金东.  史学月刊. 2010(11)



本文编号:3661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661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c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