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抗战时期延安解放区新秧歌论

发布时间:2017-10-20 02:10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延安解放区新秧歌论


  更多相关文章: 新秧歌 延安解放区 意识形态性 民族战争语境


【摘要】: 作为时代的伴生物,延安解放区新秧歌无疑构成了抗战时期解放区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这段弥漫着黄土的革命秧歌史的研究,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主要从宏观、整体的视角来考察抗战时期延安解放区新秧歌的兴起及发展历程、探讨其兴盛的缘由、多角度剖析其内在的突出特色、审视新秧歌在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现实意义及它的历史影响。按照这样的思路,本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共分为三章: 一、延安解放区新秧歌的兴起发展及缘由。首先,探讨延安解放区新秧歌由民间传统秧歌到新秧歌、由兴起到繁盛的发展历程。其次,从蔚为壮观的创作队伍、大量涌现的新秧歌作品和新式的秧歌队、反映热烈的接受群体等方面阐释新秧歌的发展繁荣之势。第三,从社会、历史、政治、区域性文学等角度,多层面剖析新秧歌兴旺繁盛的缘由。 二、主要对新秧歌本体进行研究,通过新旧秧歌的比较凸显出新秧歌的突出特色。其中指出:㈠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阐明新秧歌通过内容到形式的改造,逐渐隐退掉民间娱人秧歌不受约束的自在内蕴,而成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的革命流行文化。㈡突出的群众性,指出新秧歌从剧本的创作和民众的接受角度都体现出其突出的群众性特征。㈢以教为主的娱乐性,认为改造后的新秧歌在愉悦民众性情之余,更注重对民众的教化,其娱乐性是旨在让民众在激情的狂欢中欣然接受意识形态的规训。 三、延安解放区新秧歌的意义与影响。指出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存在,新秧歌在抗战时期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对后来戏剧所产生的历史影响。首先,从新秧歌应和了民族战争时期政治对文艺的诉求、成功实现了战争语境中文艺对人的教化改造两方面,探讨新秧歌在特定语境中的现实意义。其次,从我国民族新歌剧的诞生与京剧现代戏样板化两方面,评析新秧歌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新秧歌 延安解放区 意识形态性 民族战争语境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722.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1 绪论6-9
  • 1.1 新秧歌,抗战时期的革命文艺6
  • 1.2 新秧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6-9
  • 2 延安解放区新秧歌的兴起发展及缘由9-23
  • 2.1 延安解放区新秧歌发展的历史沿革9-11
  • 2.2 延安解放区新秧歌的发展与繁荣11-13
  • 2.3 延安解放区新秧歌的兴盛缘由13-23
  • 2.3.1 民族战争的社会历史环境13-16
  • 2.3.2 解放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16-18
  • 2.3.3 区域性文学因素18-23
  • 3 新秧歌:改造后的革命秧歌23-35
  • 3.1 鲜明的意识形态性23-28
  • 3.2 突出的群众性28-31
  • 3.3 以教为主的娱乐性31-35
  • 4 延安解放区新秧歌的意义与影响35-40
  • 4.1 延安解放区新秧歌的现实意义35-37
  • 4.2 延安解放区新秧歌的历史影响37-40
  • 5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44-45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丽;抗战时期延安解放区新秧歌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2 姜昕;延安解放区音乐大众化思潮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韩慧荣;新剪纸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064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064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6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