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舞蹈在“非遗”保护活动中的发展考略
本文关键词:山西民间舞蹈在“非遗”保护活动中的发展考略
更多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民间舞蹈 高跷 伞头秧歌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之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它既是无形的,又是不可再生的,抵抗力较为脆弱,价值较为珍贵。山西不仅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也是民间舞蹈的海洋。近年来多项山西民族民间舞蹈成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彰显了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厚重,同时促进了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民间舞蹈 高跷 伞头秧歌
【分类号】:G122;J722.21
【正文快照】: 山西不仅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也是民间舞蹈的海洋。民间舞蹈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其形式与内容在历史的沧桑变化中沉积着人们思想与情感的痕迹,告诉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状态。民间舞蹈表现的内容有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战争经历、图腾信仰及生殖崇拜,渗透着各种民俗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卫东,伍广津;广西壮族投绣球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王昱;论当代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问题——兼评欧盟的文化政策及其意向[J];国际观察;2000年06期
3 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吴爱月;;侗族传统教育与文化传承[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索晓霞;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6 乔晓光;关注现实,以无形遗产申报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美术研究;2004年03期
7 李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法律保护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8 覃慧宁;大众传媒背景下山歌的传承与传播机制——以广西宜州市为例[J];民族艺术;2004年02期
9 李于昆;生态博物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民族艺术;2005年01期
10 方李莉;;从艺术人类学视角看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J];民族艺术;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民康;;论原生态民歌舞台展演的意义和作用[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2 戚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的重要意义——对云南艺术学院非遗进课堂活动有感[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3 戴晓敏;陈南平;;借助大学音乐教学平台,学习与传承“武宁打鼓歌”[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4 李婵娟;;民歌新春天——以《忐忑》神曲爆红网络为例[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5 鲍玉珩;;尊重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6 肖瑞芬;;鼓:山西民间舞道具的运用[J];运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杨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传统民族音乐在高校的传承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王超;;册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八仙古乐初探[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9 罗澍;;论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的创新发展及其知识产权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10 俞建功;;传承与保护同步,弘扬与发展并存——对长兴县虹星桥镇刘井村刘井舞狮的调研与思考[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瑜;褚艳;边丽娜;;非物质文化遗产——谈谈我们河北民歌[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杨晓玫;张倩;李志民;;守护城市的古老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的保护研究初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张助群;;辽西太平鼓[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4 崔平;;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特色文化之乡[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周兴燕;;关于“布依族八音坐唱”的再度调查浅识[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罗斌;;野草与鲜花的芳香——关于回族舞蹈保存与发展的思索[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谢嘉幸;;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中国大陆学校民族音乐传承[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李晓燕;;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指挥表演“八卦鼓”舞[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9 胡怿琼;;潞安大鼓生存现状之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蔡晓绚;;地方文献与广州地区民俗音乐文化[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谌强;非遗传统音乐保护培训班在沪举办[N];光明日报;2008年
2 韩爱青 张博 齐琦;津门法鼓面临后继无人之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闫恩泽;热巴舞动新生活[N];西藏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娟;青春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旧曲新唱”[N];广西日报;2009年
5 董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岂能过度商业开发[N];今日信息报;2009年
6 周静;贵州侗族大歌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贵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焦雯;“非遗”传统音乐保护培训班在沪举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记者 傅裕;朝鲜族农乐舞入选联合国《非遗代表作名录》[N];延边日报;2009年
9 记者 申东;我区非遗项目首次搬上舞台[N];宁夏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杨可;首批市级“非遗”传承人出炉[N];汕头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学斌;巍山彝族打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曹贞华;西周至唐宫廷雅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田素庆;“原生态”的幻象[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梅英;传播学视域下佤族木鼓文化源承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赛吉拉胡;叙事民歌表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明文军;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7 罗丹阳;苗族古歌传承的田野民族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高仙玉;中国朝鲜族舞蹈与韩国民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王东雪;当代泉州南音传承社会运行机制研究(1980年至今)[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色音套格特;科尔沁民歌外来文化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旭;从《丽水金沙》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茹;汉中勉县社火[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方明;传播学视野下“花儿”的传承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司亚丹;大弦戏音乐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林修婷;福州十番音乐的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徐晓琴;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湖南民间舞龙运动的流变及发展前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中国传统舞龙的继承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晓鹤;甘肃榆中七月官神仪式音乐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张艺;苏式二胡的考察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胡献锦;土家族“花鼓子”生存现状与生态保护[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79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079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