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
本文关键词: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
更多相关文章: 舞蹈艺术 审美特征 欣赏 语言美 形象美 意境美 社会舞蹈
【摘要】:舞是人类生命情调最直接、最活跃、最充分、最热烈的表现。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
【作者单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经济与管理教研室
【关键词】: 舞蹈艺术 审美特征 欣赏 语言美 形象美 意境美 社会舞蹈
【分类号】:J701
【正文快照】: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美是表现性人体运动创造的艺象美。(所谓艺象是艺术作品中的或由视觉形象或由听觉形象,或由视、听觉形象和想象的审美意象多层次整合的包括形象、情境、氛围等在内的总体,即西方文论所说的艺术本体。)美的人体妓好的容貌、修长的身材和婆要的体态是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邦玉;流动的玫瑰──序《小溪·江河·大海》文集[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张晓梅;圆:打开舞蹈艺术之门的钥匙[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余白;著名朝鲜民族舞蹈家——崔承喜[J];当代韩国;2003年04期
4 海儿;无数颗星星汇成了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星河[J];中外文化交流;1997年04期
5 张毅,龚斌;我国古代体育运动的舞蹈特性及其演变[J];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02期
6 斯琴高娃,斯琴;内蒙古舞蹈艺术创作概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3年04期
7 王亚滨;舞蹈艺术与国民素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黄明珠;舞道与悟道[J];舞蹈;2000年06期
9 杨洪涛;试论音乐素质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张媛;试论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兰;;校园舞蹈——一股强劲的舞风[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陈梦影;;迈向21世纪的舞蹈教育[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袁禾;;舞蹈艺术的超民族性和永恒价值[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徐士红;;对一例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进行舞蹈治疗的体会[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金梅;朱军;;特殊体育教育中的舞蹈教学[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6 杨昌国;;工具·艺术:苗族舞蹈走向生活[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7 廖平兰;;浅谈舞蹈教育对中学生智能的开发[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8 陈彦;;浅谈普通高校舞蹈艺术类课程的教育功能[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蔡石香;;儿童舞蹈《还我星期天》[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10 孟媛媛;单培彦;;舞蹈-棘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神经心理学改变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高峰;舞蹈之“不是”[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中国舞协副主席 冯双白;大河涛头话神奇[N];中国艺术报;2002年
3 曾曦;艺术界人士表示舞蹈艺术要回归民间[N];中国改革报;2004年
4 顾兆贵;舞蹈艺术的意蕴和意境[N];中国艺术报;2004年
5 记者 曲志红;丁关根冀望舞蹈艺术激情拥抱新时代[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杜连义;艺术改革道路上的探索[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赵国政;舞蹈艺术的京味品牌[N];中国文化报;2002年
8 韩小良;《贾作光舞蹈艺术人生》[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9 记者 赵汝碧;刀美兰舞蹈艺术50周年研讨会举行[N];云南日报;2007年
10 白淑湘;舞蹈:多学科交织的文化体系[N];中国艺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永乐;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2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朱媛;中国岩画的审美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冯双白;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5 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丁立威;论乒乓球技术的审美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7 汪平;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及其流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杜鹃;汉代乐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臧丽娜;明清徽州建筑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郑明璋;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毅德;广东省舞蹈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2 孙娇娇;新媒体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2年
3 沈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艺术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余盛祥;论伊莎多拉·邓肯舞蹈艺术的生命精神[D];河南大学;2011年
5 姚雅琼;在温和与固执之间[D];兰州大学;2008年
6 秦红梅;宋代文人音乐的审美特征[D];山西大学;2007年
7 张静;城市特色景观的公众审美判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王燕;张抗抗创作论[D];苏州大学;2005年
9 杨媚;《诗经·国风》中的水意象解读[D];暨南大学;2006年
10 潘娣;论中国当代女性电影审美特征[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00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10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