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从《楚腰》看楚舞遗存及其当代复现

发布时间:2017-10-27 06:21

  本文关键词:从《楚腰》看楚舞遗存及其当代复现


  更多相关文章: 楚舞 遗存 复现 《楚腰》 形态 文化


【摘要】:1997年孙颖编创的《楚腰》,较为准确地复现了楚舞的形态和风韵,而且在舞蹈姿态和动作中投射出旧时楚地特有的文化现象。本文以该作品为例,结合楚舞在出土文物、历史文献、民间歌舞中的遗存,从形态(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和文化(凤鸟文化和巫觋文化)两个方面考察当代创作对楚舞进行复现的实践活动。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楚舞 遗存 复现 《楚腰》 形态 文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楚舞遗存及其当代复现研究”(项目编号:12YJC760120)成果之一
【分类号】:J722.2
【正文快照】: 一、关于楚舞遗存与当代复现(一)关于复现与再现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当代重建,我们一直围绕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对古代舞蹈遗存的考证,二是如何将考证的结果通过形象化的手段复现出来。这里,我们刻意将复现与再现区别开来,因为“在某种程度或在不同程度上复现作者原意或文本本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耘;跳丧鼓——楚乐舞艺术的活化石[J];东南文化;1994年03期

2 费秉勋;;楚辞与楚舞[J];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05期

3 陈峰;汉画中的楚舞蹈艺术[J];南都学坛;1994年02期

4 徐徐;;楚辞中的楚乐舞考辨[J];荆州师专学报;1987年04期

5 李之鼎;;释义悖论与本义的可复现性[J];文学评论;1992年06期

6 李炳海;楚辞语词与楚地歌舞的关系[J];文艺研究;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nI;;孙颖与他的《铜雀伎》[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彭洁波;;秦、汉、魏、晋时期的袖舞[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沈阳;;论汉画像舞蹈形象的身体语言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李兆禄;《齐》《秦》诗风异同论——兼谈二者产生的文化背景[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汪法萍;;汉画像石中乐舞图像的分类研究[J];大众文艺;2012年11期

6 彭洁波;;袖舞的表演场所[J];歌海;2009年02期

7 许恩;;吴地舞蹈文化探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王璐璐;;我国近年来土家族跳丧研究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邓齐平;卞之琳《断章》的多元释义及其本义探微[J];怀化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10 齐柏平;;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模式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宇晓;;婆娑弄姿融古风 飞扬浪漫汇汉韵——浅析汉画像中的盘鼓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2 苏娅;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黎力;否定之否定:长阳土家族“跳丧”仪式的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洪林;传统仪式的现代变迁[D];湖北民族学院;2010年

2 米永盈;《九歌》音乐特色之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郭向平;汉代砖石画像计算机处理与农史信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杜蕾;山东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5 王凤娟;汉画像石与齐鲁风俗[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金霞;楚乐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yN;先秦乐舞文献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李通英;汉代歌舞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瑞平;陕、豫、川画像砖及其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漫;唐代乐舞《霓裳羽衣》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薇薇;;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J];音乐时空;2011年07期

2 郭晓梅;毕向前;;凤仪文化一枝花[J];云岭歌声;1997年05期

3 邱一中;盛洁;;金色的长廊[J];歌海;1997年04期

4 刘义君;唐朝老五与“5号文化”[J];乐器;2001年03期

5 刘承华;也谈音乐与文化──答胡自强先生[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胡军;道教经韵《华夏赞》探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陈其射;论中西乐感的“心”、“行”、“形”[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谷勇;英纽特文化及鼓舞歌[J];中国音乐学;2005年01期

9 梅雪;论博舞残存的历史原因与现代际遇[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廷新;;湘西苗族的接龙与接龙舞考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颜双莉;;对和声教科书里 将“属十一”、“属十三”和弦列为高叠和弦的质疑[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兴明;邵武傩舞:“活化石”期待复活[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本报通讯员 何兴明;邵武傩舞:“活化石”期待复活[N];福建日报;2007年

3 通讯员 肖永奎;打造原生态民俗风情剧[N];湖北日报;2006年

4 记者 刘长松邋陈熹;王庆沅将兴山民歌引入国家非遗殿堂[N];湖北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于伟慧;黎族传统器乐有失传之危[N];海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好;论古典奏鸣曲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李颖;明清音乐记录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雨桑;我国钢丝录音遗存音乐音响档案样本测试与音频还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郑锦扬;日本“清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崔玲玲;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的人生仪礼及其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婷婷;论唐朝琵琶艺术的繁荣[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闫萌萌;景颇族长刀舞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辜达;中国文化对早期中国钢琴创作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4 田芳菲;肃北蒙古族音乐志及相关问题浅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凡;当代古筝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艺鸥;方响形态及其历史文化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刘璐璐;勃拉姆斯两首中提琴奏鸣曲的音乐分析和演绎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蒋宁;中国笛箫文化[D];山西大学;2004年

9 成晓辉;经济与文化的因果[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陆娟;华尔兹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本文编号:1102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102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b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