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竞技舞龙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发布时间:2017-10-27 09:37

  本文关键词:竞技舞龙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更多相关文章: 竞技舞龙 体能 湖南师范大学舞龙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中国舞龙运动的发展,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观赏价值,引导舞龙运动逐渐步入规范化、组织化、科学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于1995年成立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和国际龙狮总会,并把舞龙运动列入全国正式比赛项目,1996年又被列入全国农民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尤其是舞龙被列为全国正式比赛(四类)项目以来,舞龙运动正式成为竞技运动项目。舞龙的动作和套路不断创新,使其竞技性与观赏性迅速提高。但与此同时,随着舞龙运动的竞技化发展,也对舞龙运动员的体能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是相对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相比,现代竞技舞龙运动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对其相关的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竞技舞龙运动的管理、训练还不够科学完善,相对专业的舞龙教练员也较少,对于竞技舞龙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从竞技舞龙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角度出发,对多次获得过国内外大赛冠军的湖南师范大学舞龙代表队的体能训练做了跟踪调查。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竞技舞龙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特点要求是:1.竞技舞龙运动是属于大负荷以中等强度为主的有氧运动;2.在身体机能方面其各项指标上要略优于一般体育专业大学生,但差异性不大;3.竞技舞龙在动作形式多样,参与运动的肌肉群多,队员个人、队员与队员、队员与龙具三者之间配合密切,对运动员的协调性要求极高;4.竞技舞龙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艺术性,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艺术表现力;5.对同一条龙身不同把位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区别和运动素质上的不同;6.对整个龙身所有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水平要求较均衡。其中湖南师范大学舞龙队体能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在思想上认为体能在竞技舞龙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体能训练过程中则没得到重视:2.在体能的训练内容方面,存在着内容简单单一,长期训练重复同样训练内容;3.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没考虑各把位的特殊性;4.专项体能训练欠缺,技术训练所占比例过大;5.没有长期系统的体能训练计划;6.对运动员原有的体能水平有一定的依赖,从而导致对体能训练不够重视。建议进一步提高重视,去除依赖心理,认真落实体能训练;丰富体能训练内容和形式,改进训练方法和手段:加强专项体能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对舞龙队进行科学定位,提高体能训练的目的性;针对各把位对体能的不同要求,制定相应的运动员体能标准;制定完整的体能训练计划。
【关键词】:竞技舞龙 体能 湖南师范大学舞龙队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722.2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前言11-20
  • 1.1 选题依据11-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3 文献综述14-20
  • 1.3.1 有关舞龙运动强度的研究14-15
  • 1.3.2 舞龙运动员生理特征相关研究15-17
  • 1.3.3 舞龙运动员体能特点相关研究17-19
  • 1.3.4 个人见解19-20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0-22
  • 2.1 研究对象20
  • 2.2 研究方法20-22
  • 2.2.1 文献资料法20
  • 2.2.2 实地调查法20
  • 2.2.3 专家访谈法20-21
  • 2.2.4 逻辑分析法21-22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2-46
  • 3.1 相关概念阐述22-26
  • 3.1.1 体能22-24
  • 3.1.2 舞龙运动24
  • 3.1.3 竞技舞龙运动24-25
  • 3.1.4 湖南师范大学舞龙队25-26
  • 3.2 竞技舞龙的运动特点26-29
  • 3.2.1 动作复杂多变26-27
  • 3.2.2 难、美、新、神、意不同组合的表演形式27-28
  • 3.2.3 各把位之间极强的协调配合28-29
  • 3.2.4 对运动员技术的整体性要求较高29
  • 3.3 竞技舞龙对运动员体能要求特点29-35
  • 3.3.1 运动强度特点29-30
  • 3.3.2 身体机能特征30-31
  • 3.3.3 身体协调性的特殊要求31-32
  • 3.3.4 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32-33
  • 3.3.5 各把位运动员的不同要求33-34
  • 3.3.6 对运动员体能水平整体性要求较高34-35
  • 3.4 湖南师范大学舞龙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35-38
  • 3.4.1 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35
  • 3.4.2 体能训练方法与内容现状35-36
  • 3.4.3 体能训练计划制定现状36-37
  • 3.4.4 体能训练的针对性现状37
  • 3.4.5 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的协调训练现状37-38
  • 3.4.6 运动员体能水平均衡程度38
  • 3.5 当前舞龙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归因38-42
  • 3.5.1 思想上较重视,但体能训练时间比例太少38-39
  • 3.5.2 体能训练内容缺乏创新39-40
  • 3.5.3 体能训练没考虑各把位的特殊性40
  • 3.5.4 专项体能训练欠缺40-41
  • 3.5.5 没有较完善的体能训练计划41-42
  • 3.6 改善当前竞技舞龙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问题的措施42-46
  • 3.6.1 进一步提高重视,去除依赖心理42-43
  • 3.6.2 丰富体能训练内容43
  • 3.6.3 加强专项体能训练43-44
  • 3.6.4 对队伍训练任务进行科学定位44-45
  • 3.6.5 制定各把位运动员体能标准45-46
  • 3.6.6 制定完善的体能训练计划46
  • 4 结论与建议46-48
  • 4.1 结论46-47
  • 4.1.1 竞技舞龙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特点46-47
  • 4.1.2 湖南师范大学舞龙队体能训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7
  • 4.1.3 湖南师范大学舞龙队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47
  • 4.2 建议47-48
  • 5 参考文献48-50
  • 6 致谢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绍蓉,尹国臣,余汉桥,黄益苏;舞龙运动的生理特征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王保成,匡鲁彬,王川;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雷军蓉;;影响舞龙舞狮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及其培养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4 张良力;袁运平;;对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范锦勤;;舞龙对男大学生免疫球蛋白和白细胞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路花丽;赵志坚;;浅析竞技体育体能训练基本问题[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27期

7 董琦;王天越;;如何搞好体能训练[J];才智;2009年33期

8 郑言霞;陆雨驰;;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9 彭飞;;论竞技舞龙运动自选套路的编排[J];湖北体育科技;2011年04期

10 洪熊,余万予;高校竞技舞龙运动初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易芳;男子竞技舞龙运动员的选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熊壮;中国竞技舞龙难美性表现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尹承松;竞技舞龙运动动作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2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102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5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