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场舞中的扰民冲突与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18:32
本文关键词:我国广场舞中的扰民冲突与治理研究
【摘要】:近年来因广场舞噪音扰民等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冲突时常发生,冲突如何发生,为何发生,冲突引起了哪些问题,治理状况如何,如何促进广场舞健康发展成为体育科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为分析我国广场舞中扰民冲突的现状,揭示广场舞扰民冲突折射的现实问题,探索广场舞扰民冲突的根源,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广场舞中扰民冲突与治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广场舞中的扰民冲突与治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参与者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业状况分布差异显著;参与动机集中在强身健体;参与者对社区公共服务需求强烈。扰民冲突的现状以现实性冲突和个人冲突为主,舞民和周边居民构成冲突的主体,均以维护自身利益为起点,对抗程度低。治理的现状体现在广场舞组织规范性建设较弱、社区广场舞管理欠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欠缺三方面。扰民冲突的作用体现在锻炼了舞民、居民和管理人员管理社区事务的能力,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素质;有助于广大群众宣泄不满情绪和不同观点,保证社会的安全运行;加强了广场舞群体和社区居民内部的团结;促使广场舞和社区公共组织的建立,增加社会整合的纽带;促使原有法律、社区管理制度的修改和完善,促进新的思想和规范的产生。(2)立足于现状,揭示出广场舞扰民冲突折射出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大到整个社会,小到发生冲突的主体。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种扰民冲突会损失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破坏社会公共秩序、伤害群众的心理;对于个体而言,反映出舞民个人对社区文化的需求增加,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不足、周边居民饱受广场舞的扰民之苦却又维权艰辛、执法部门权责不明,法不责众只能柔性执法。(3)基于揭示的现实问题,探索广场舞扰民冲突的根源。这些根源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同时衍生出许多基本矛盾。包括不同年龄段的人之间的代际观念差异、舞民与居民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广场舞群体对公共空间资源的争夺、冲突各方之间存在社会误解、管理部门的社会协调机制尚未形成、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缺位六方面。(4)根据扰民冲突的根源,从社会、企业、政府三方面提出广场舞的治理路径。社会层面包括加强公民的个人意识和加强广场舞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三方面;企业层面包括积极发挥“社会安全阀”功能、培育第三方协调组织、加强大众传媒的文明健身引导三方面;政府层面从加强城市管理主体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健身场所的规范化建设三方面进行着手治理。
【关键词】:广场舞 扰民冲突 社会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22.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1章 绪论9-23
- 1.1 研究背景9-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17-20
- 1.5 主要创新点20-21
- 1.6 本章小结21-23
- 第2章 我国广场舞中扰民冲突与治理现状23-40
- 2.1 广场舞参与者的群体特征及动机23-27
- 2.2 广场舞扰民冲突的现状27-32
- 2.3 广场舞治理的现状32-36
- 2.4 广场舞扰民冲突的作用36-38
- 2.5 本章小结38-40
- 第3章 我国广场舞中扰民冲突折射出的现实问题40-45
- 3.1 扰民冲突导致资源损失、秩序破坏和心理受损40-41
- 3.2 舞民个人需求增加,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41-42
- 3.3 居民饱受广场舞的扰民之苦,却又维权艰辛42-43
- 3.4 执法部门权责不明,,法不责众43-44
- 3.5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我国广场舞中扰民冲突的根源45-50
- 4.1 不同年龄段的人之间的代际观念差异45
- 4.2 舞民与居民两个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45-46
- 4.3 广场舞群体对公共空间资源的争夺46
- 4.4 冲突各方之间的社会误解升级46-47
- 4.5 管理部门的社会协调机制有待完善47-48
- 4.6 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亟需加强48
- 4.7 本章小结48-50
- 第5章 我国广场舞中扰民冲突的治理路径50-55
- 5.1 微观层面:加强公民素质修养50-51
- 5.2 微观层面:加强广场舞组织规范化建设51
- 5.3 中观层面:加快公共协调机制的建设和文明健身引导51-52
- 5.4 宏观层面:加强城市管理主体的规范化建设52-53
- 5.5 宏观层面:加快城市公共健身场所的规划建设53
- 5.6 本章小结53-55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5-58
- 6.1 结论55-56
- 6.2 展望56-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录1 重庆市广场舞现状调查问卷61-64
- 附录2 重庆市广场舞周边居民感受调查问卷64-66
- 附录3 访谈提纲66-67
- 致谢67-68
- 在学期间科研与获奖情况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东阳;;先秦诸子的“社会之法”思想述评[J];神州;2013年06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浩豪;陈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理结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定艳;绿驼铃参与地震灾区重建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胡旭阳;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治理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3 黄正华;宁波市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田小易;社会治理视角下治安调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任玉倩;社会治理的政府维度:现状、问题与对策[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6 唐明梅;我国广场舞中的扰民冲突与治理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7 朱风顺;新时期社会治理中的群众路线问题与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唐敏;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9 陈俊勇;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10 吕海涛;公民社会与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04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104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