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品生产必须去除贵族化和狭隘功利主义——对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成功实践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文艺精品生产必须去除贵族化和狭隘功利主义——对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成功实践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新市场观 新生活观 贵族化 狭隘功利主义 艺术创新
【摘要】:国家文华大奖获奖剧目和国家舞台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自立上舞台之后,常演不衰,受到领导、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近年来舞台艺术中一道难见的景观。本文结合学习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对《家》剧的成功经验、创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评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文艺创作生产中存在的脱离群众的贵族化倾向和唯领导评委是尊的狭隘功利主义等突出问题,鲜明地提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性;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重要论断和基本精神,坚持市场是检验文艺精品的最高标准,生活是文艺精品生产的唯一源泉,创新是文艺精品生产的不竭动力。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分类号】:J723
【正文快照】: 《家住长江边》是湖北省继歌剧《洪湖赤卫队》之后,历时近两年倾力打造的又一部舞台艺术精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长江文化为背景的大型舞台艺术作品。该剧先后获中国舞蹈荷花奖一等奖、全国歌舞杂技展演一等奖,在2007年中国第八届艺术节上荣获国家文化艺术最高奖“文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传寅;崔霞;;历史画卷 视听盛宴——舞蹈诗《家住长江边》赏析[J];戏剧之家;2007年04期
2 郭贤清;;律动的画 舞动的诗——舞蹈诗《家住长江边》观感[J];戏剧之家;2007年04期
3 陈先祥;;深厚的文化底蕴 浓郁的荆楚风情——喜看舞蹈诗《家住长江边》[J];戏剧之家;2007年04期
4 陈瑶成;;舞蹈诗《家住长江边》的空间与时间结构分析[J];艺术评论;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国伟;;从“文艺精品”说到“戏说经典”[J];广东艺术;2007年03期
2 ;关于本世纪内创作文艺精品和出人才的规划[J];西藏艺术研究;1995年03期
3 孙国强;文艺精品和文艺大家缘何尚少?——学习邓小平文艺理论的一点体会[J];上海艺术家;1999年05期
4 唐一军;;打造文艺精品 培育文艺甬军 不断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再上新台阶[J];宁波通讯;2006年07期
5 文祯亚;;祛浮躁之风 养求精之势——专业艺术院团打造文艺精品之我见[J];广东艺术;2008年05期
6 张云;;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工程 促进文艺全面繁荣[J];红河探索;2010年02期
7 魏信德;文艺精品与文艺批评[J];中华魂;2004年04期
8 ;刘云山指出:要从六个方面推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J];思想工作;2007年10期
9 李文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做好文艺精品创作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05期
10 姚艺;着力打造文艺精品 向党的“十六大”献礼——姚剧《女儿大了,桃花开了》誉满沪上[J];戏文;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川平;;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2 孙涛;;试论结合实际 准确定位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3 王淑娟;;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的探讨[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蒙泽敏;;关于大力推动黔南州各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刍议[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霞;;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卢飞;;浅析花腰彝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邱宏方;;全民动员、全县皆歌、传承文化、唱响和谐——来自浙江民间艺术(渔歌)之乡岱山的报告[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张锦富;;浅析“海盐滚灯”民间艺术特性的保护与传承——兼论文化馆、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作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李昕;;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看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刘延山;;浅谈大庆市民族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元章;珠海文化的大跨越[N];珠海特区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琼燕 齐小英;文艺精品异彩纷呈[N];陕西日报;2009年
3 记者 周化虹;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 为群众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N];钦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禹媚;“阳光雨露”滋养文艺精品[N];中山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杨雪 杨蕊 施建玫;我市举办文艺精品创作培训班[N];玉溪日报;2009年
6 记者 郑健;2009年度全市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签约[N];潮州日报;2009年
7 岳杰;促进开封文艺精品创作和生产的思考[N];开封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周萱;“两奖”出台 期待更多文艺精品出炉[N];广元日报;2009年
9 记者 马璇;打造文艺精品提升文化软实力[N];深圳特区报;2009年
10 李庚香;提升文艺精品的影响力[N];河南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殷晓慧;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建构[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耿静;河北省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王媛媛;沈阳市皇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赵予萌;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吴京金;政府管理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
6 丁文军;日照市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杨斯华;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55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15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