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歌以咏言,舞以尽意——中国古代舞蹈美之窥探

发布时间:2017-11-15 15:07

  本文关键词:歌以咏言,舞以尽意——中国古代舞蹈美之窥探


  更多相关文章: 礼乐文化 舞以达意 诗舞共美


【摘要】:舞蹈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舞三位一体,"舞以达意"又能"察其形",可补歌诗之不足。本文主要求助于诗赋等文学作品,对自先秦历汉至唐的舞蹈情意美、形态美试作窥探与表述,并求证舞艺与诗艺具有同样的美学品格。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701
【正文快照】: ~~歌以咏言,舞以尽意——中国古代舞蹈美之窥探@陈良运$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舞蹈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舞三位一体,"舞以达意"又能"察其形",可补歌诗之不足。本文主要求助于诗赋等文学作品,对自先秦历汉至唐的舞蹈情意美、形态美试作窥探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恒展;;《毛大福》本事考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李锋;;从《穷汉词》看蒲松龄的“惧贫”情结[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王海青;鲁迅论“三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倪晋波;最后的瞻望——《左传》人物濒亡心理描写初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杨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大”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朱智武;;中国古代墓志起源新论——兼评诸种旧说[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6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10 伏俊连;俗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倩平;;冠礼文化探微——中国古代成年礼的文化特征[J];文艺评论;2011年08期

2 路卫兵;;中国古代十大爱好特殊的皇帝[J];文苑;2011年09期

3 付开镜;;中国古代的“万人敌”[J];兰台世界;2011年14期

4 ;小吕填字[J];文史参考;2011年10期

5 ;中国古代婚俗探源[J];神州;2011年16期

6 李孟玲;;浅述绚丽多姿的中国古代铜镜[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7 赵东栓;;礼乐文化与孔子的《诗》学观念[J];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姜楠楠;;浅析中国古代人事思想及启示意义[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5期

9 萧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探究[J];艺术教育;2004年02期

10 丁海斌;;中国古代陪都十大类型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一平;;当代中国环境法在伦理回归中的理念重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程方平;;略论中国教育的重要传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光;;“造化随顺”的思想背景——松尾芭蕉的“造化随顺”与中国古代自然观[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4 丁海斌;陈凡;;中国古代官方科技档案之研究[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谢兵良;;弘扬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A];湖南省领导科学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培友;;“和”、“和谐”与“和平”思想及其演变轨迹[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刘笃才;;中国古代判例考论[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赵继伦;;《墨经》所呈现的中国古代思维方式[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张保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初探[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10 李平;;虚静·养气·神思——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现代阐释[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鹏;《大成礼乐》:展现儒家精髓[N];北京科技报;2011年

2 宋立林;礼乐文化与当下生活[N];济宁日报;2010年

3 谷卿;乐舞书画:礼乐文化的艺术精神[N];深圳商报;2011年

4 中央财经大学 郝秉键;中国古代的会计制度的沿革[N];大众科技报;2005年

5 魏德君  ;中国古代居室陈设的发展变化(三)[N];美术报;2005年

6 施和金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庄华峰 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 张华;中国古代环境卫生的治理及其特点[N];光明日报;2010年

8 陈晋;中国古代的封爵制度[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英]罗伯特·坦普尔;回溯中国古代的原始科学思想[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0 田秀荣 陈岩 陈东委;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N];中国档案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2 王强;货殖名物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3 郑瑾;中国古代伪币研究—以宋代为中心[D];浙江大学;2004年

4 张宇;中国建筑思想中的音乐因素探析[D];天津大学;2009年

5 蒋传光;中国古代社会控制模式的历史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胡昌升;道教治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7 陈小葵;王权主义与中国社会[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权雅宁;中国文论的知识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董立军;中国古代造像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有强;中国古代土地权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王晓雷;中国古代名刺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霍丹;中国古代对姓名的法律规制探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彭静;中国古代美学之“化”范畴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叶瑞宾;龙骨车与中国古代农耕实践[D];苏州大学;2012年

6 王家封;中国古代老幼废疾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岳琦亩;简论中国古代担保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8 李智微;中国古代“逸”范畴的结构与类型[D];云南大学;2010年

9 吴莉萍;中国古典园林的滥觞[D];天津大学;2003年

10 揣静;中国古代投壶游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90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190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