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沙头角鱼灯舞的艺术价值与视觉传播研究
本文关键词:“非遗”文化沙头角鱼灯舞的艺术价值与视觉传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头角鱼灯舞 艺术价值 “非遗”保护 视觉传播
【摘要】:沙头角鱼灯舞是深圳土生土长的民间舞蹈艺术,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时至今日,这项“非遗”文化艺术在“抢救”过后因“轻宣传”而还没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认识。因此,借助视觉传播的手段来对其进行传播,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继续传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综合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民俗文化学、视觉传播学和设计艺术学等相关知识和原理,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沙头角鱼灯舞和视觉传播进行审视分析。再经过对视觉传播中的要素研究,思考如何运用沙头角鱼灯舞的艺术价值进行视觉传播,使之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本文在介绍了沙头角鱼灯舞的相关学术背景、历史背景和当下保护和传播状况之后,对其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其次,分析了视觉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关系,对视觉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要素分别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归纳出沙头角鱼灯舞的视觉传播过程。 最后,本文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沙头角鱼灯舞具参考性意义的视觉传播途径,分别从平面媒介、电子媒介和新媒介三个媒介中提出建议,并结合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传播案例和笔者的设计加以印证。 运用视觉传播对沙头角鱼灯舞的传承与保护,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上,而应在实际环境中去探索,使沙头角鱼灯舞的传承与保护在实践中得到更为深入的探讨和印证。沙头角鱼灯舞的保护传承,关系到广东乃至全国的舞蹈类“非遗”的保护措施和方法,为推动深圳艺术发展、提高深圳城市品牌形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将视觉传播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沙头角鱼灯舞这项“非遗”艺术上,能够充实沙头角鱼灯舞在学术上的理论,提供设计案例和实践模式,为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思路作出一点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72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永哲;;大众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积极作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穆昭阳;;大众媒介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黄凤兰;;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4 权玺;;论广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胡川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纳入公益广告创作以及城市文明活动的应用研究[J];美术学报;2008年02期
6 杨屏;论视觉传达设计信息的传播与接受[J];西北美术;2000年02期
7 冯涛;;过渡阶段的困惑——浅谈视觉传播对传统社会审美观念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08期
8 谭宏;;利用互联网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0年14期
9 刘壮;谭宏;;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年12期
10 梁笑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传播与城市文化格调的提升——以重庆大型交响音诗画《清明》为例[J];艺术百家;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小伟;;浅谈沙头角鱼灯艺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葛s,
本文编号:1194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19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