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生活方式变迁与苗族歌舞文化传承——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本文关键词:生产生活方式变迁与苗族歌舞文化传承——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生活方式 原生态民族文化 西江苗族 歌舞文化 传承
【摘要】:西江苗族歌舞文化可分为飞歌、古歌、酒歌、情歌、芦笙舞和鼓舞,其传承方式主要有师徒传承、剽学记忆、托梦神授、父子相传以及自然习得。随着当地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原有方式已不能承载传承丰富多彩苗族歌舞文化之功能,充分地发挥当地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当地教育的主体作用是目前的应然选择。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项目号:DAA09014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722.22;J607
【正文快照】: 苗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瑰丽的歌舞文化。贵州省黔东南州号称“百节之乡”、“歌舞之乡”,节日活动丰富多彩。随着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巨变,苗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急剧变迁,苗族歌舞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新问题。在这种新的历史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麻勇斌;;论苗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缺陷[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吴茂钊;贵州民族菜概述[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年02期
3 张世友;;乌江流域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论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文嘉;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1644-1911)[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湘东;湘西民族建筑布局和空间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2 张国洋;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苗族文化的传承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昌儒,潘梦澜;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杨兴洪;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3 单纬东;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产权合理安排[J];人文地理;2004年04期
4 黄萍;;西部民族旅游可持续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翎;;广西黑衣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音乐;2005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299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2995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