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12-18 09:30

  本文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体育院校 体育舞蹈 技术 课程体系


【摘要】:全国开办体育舞蹈本科专业化教学的高等院校已达100多所。体育舞蹈在高校教学与训练现状实际上已经能折射出我国体育舞蹈竞技水平的教学与训练现状。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技术课程体系处于一片散乱状态,国内选手在追随着冠军不断地否定、怀疑修正自己的过程中,确始终没有成型的一线实践的技术课程体系来支撑。从我国目前的教学训练团队来看,尽管有着很强的一线实践精神,却缺乏对自己实践的东西进行理性梳理,整理出一个带有科研含量的成果,从而带动院校的体育舞蹈教学、训练与科研。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舞蹈各舞种特点及技术特征、体育舞蹈竞赛评判标准等为理论依据,结合系统论、教学论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在明确了体育专业院校体育舞蹈技术课程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的课程体系。结论: 1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培养目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容易跑偏,内容上大同小异,目标定位较为狭窄,社会适应性差,人才构成有“偏态分布”的倾向;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技术课程培养目标三次版本的修订过程中,培养规格越来越高、内容细化,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目标体系制定内容应更加具体细化,明确学生专项技术和技能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严格规定每学期教学任务和内容目标,以培养学生成为体育舞蹈的表演、教学、训练与编排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为最终目标。 3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内容体系是纵向线性教学与横向元素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由组合型教学改革为元素性教学和主题性教学;教学内容先以体育舞蹈训练的类别平行排列,进行分类讲述,然后根据学生竞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科学合理地进行不同阶段、不同时期训练内容安排,使得技术课程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实效性。 4体育舞蹈技术训练课程评价内容包括:完成学期课程目标情况、基本技术、组合的熟练度、现场效果、课外训练表现;剧目课程评价内容包括:舞蹈形式、动作技术到位与协调连贯完整、精神面貌以及演出效果、音乐的诠释。 5“递进式”教学法主要体现在对单元和课的设计上,用系统的观点进行整体性研究,调动和创设有利于发挥教学的最优功能;课外训练与竞赛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时间效益、竞争意识和训练积极性为宗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807.4;J722.8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子铭;体育舞蹈中身体展现艺术元素的美学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颖超;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教学标准的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303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303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2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