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论花鼓灯艺术的当代出场路向

发布时间:2018-03-06 08:22

  本文选题:花鼓灯 切入点:后工业时代 出处:《江淮论坛》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勾稽花鼓灯艺术从农耕文明到工业社会的敬神性、娱人性、政治性、商业性等主要出场路径和出场形态,对正确选择它在"后工业—工业—农业"时代的出场路向有重要意义。面对知本性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态化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凸显的当代出场语境,只有锚定诸如乡村民俗型、社区文体型和城乡"橱窗"式等知本性生态化出场路向,才能推进花鼓灯自然衍生和持续发展。
[Abstract]:From farming civilization to industrial society, the art of "Flower Drum Lantern" has its main appearance path and appearance, such as reverence, entertainment, political nature, and commerc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rrectly choose its exit direction in the "post-industrial-industry-agriculture" era. In the face of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ontemporary appearance context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 we can only anchor such as rural folklore. Only the community style and urban and rural "window" type know the appearance direction of ecological nature, can promote the natural deri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lower and drum lamp.
【作者单位】: 安徽省蚌埠学院;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场域-惯习”理论视域下淮河流域民间艺术文化表征研究——以花鼓灯为例(AHSK11-12D200)
【分类号】:J722.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龄;谈花鼓灯舞蹈语汇的创新[J];舞蹈;1996年05期

2 谢克林;从花鼓灯的保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构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刘芳;;安徽花鼓灯的生命力[J];四川戏剧;2007年02期

4 宋忠洋;;花鼓灯——乐舞一体[J];剧作家;2008年04期

5 胡迟;;传统舞蹈之花鼓灯:生命的喧腾与狂欢[J];绿色视野;2010年04期

6 孙叶莉;追溯原生态打造舞蹈新理念——记安徽花鼓灯《摘石榴》的创作[J];文化时空;2003年11期

7 资华筠;《试论》花鼓灯的"舞蹈生态幅"[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李廉民;祁学信;;淮河岸边的“东方芭蕾”[J];江淮;2005年06期

9 苏金成;;皖淮地区花鼓灯艺术探析[J];剧影月报;2006年06期

10 董振亚;;花鼓灯艺术改革之路[J];江淮文史;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魏倩云;;看《十面埋伏》下隐藏的矛盾与问题——用生态学原理方法“会诊”课改后的音乐新课堂现象[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邢传佩;;海城高跷史话[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振亚;花鼓灯的新风采[N];安徽日报;2000年

2 汤玲;“中国花鼓灯第一村”缘何花落珠城?[N];蚌埠日报;2005年

3 记者 李陈续;蚌埠注重传承保护把花鼓灯越舞越红火[N];光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夏树;东方芭蕾花鼓灯在传承中保护[N];农民日报;2008年

5 记者 叶琦;友谊的桥梁 合作的盛会 市民的节日[N];蚌埠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罗宝;“为农民提供了展示舞台”[N];安徽日报;2009年

7 记者 赵丽娜 通讯员 梁雷 叶枝;我市花鼓灯传承保护成果喜人[N];蚌埠日报;2010年

8 本版撰稿 李揽月;花鼓灯——淮河两岸的奇葩[N];安徽日报;2002年

9 张文文;从“二人转”走红看花鼓灯发展[N];安徽日报;2010年

10 殷大文;唱得幸福落满坡[N];中国艺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潘丽;花鼓灯的现时调查与保护的思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明文军;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蝶;关于“花鼓灯”舞蹈服饰的探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王巧;简论花鼓灯锣鼓[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魏麒;花鼓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鲍晓懿;怀远派花鼓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坤霞;论音乐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D];河北大学;2005年

6 尤志国;数字化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D];河北大学;2004年

7 常静;陕北秧歌的风格特征与教学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

8 李瑞莉;白店秧歌田野调查与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梁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在学前舞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康柳;河北赵县南寺庄背灯挎鼓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74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574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c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