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苗族舞蹈的原生态意味
本文选题:贵州 + 苗族舞蹈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6期
【摘要】:贵州黔东南苗族舞蹈是艺术活化石。作为原生态艺术的一个个案,探究其原生态的"意味",既可深入地把握其特征和内涵,又可为原生态民族文化应对全球化冲击,发展自我提供参照的依据。其"意味"有三:一是以原始古朴的形式回应远古民族的记忆,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二是以真挚的情感积淀民族历史生活的体验,具有情感价值取向选择的功能;三是以生命律动的形式强化自我民族的身份认同感,具有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功能。在这三者里蕴涵了民族文化的根基和传承的基因。
[Abstract]:The dance of Miao nationality in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is a living fossil of art. As a case of original ecological art,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its original ecology can not only deeply grasp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but als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original national culture to deal with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to develop itself. There are three "meanings": one is to respond to the memory of the ancient nation in the form of primitive simplicity,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the other is to accumulate the experience of the national historical life with sincere emotion,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choosing the emotional value orientation. The third is to strengthen the identity of self-nationality in the form of life rhythm,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condensing the national centripetal force. These three contain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genes of inheritance.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贵州大学2010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贵州苗族舞蹈审美意识的嬗变性研究-以苗族舞蹈《水姑娘》为例”(GDWQ2010044)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J72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柳;陈正府;;反排木鼓舞:从历史记忆到文化表征[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良平;;“比”“兴”与意象创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毕涛;;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刘伟;试论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潘啸龙;;关于《九歌》二《湘》的神灵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陈育德;;生态美学与“美的规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邵秀芳;;反讽的影像——由新批评到解构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8 曹雪立;;解读西方“神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魏姗;;从《唐诗大系》看曹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10 李真瑜;李婧;林婷;;国风中的采诗痕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晓鸣;;希腊女神的女人角色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罗春梅;;佤族传统社会的社会控制[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颜水生;;历史的寓言性——莫言小说“种的退化”主题新解[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珂;;论叶维廉的诗形观及创作实践[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蕊;俞启定;;《诗经》教本的历史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顾颖;;论汉画像乐舞图的悲剧精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任东升;;《圣经》汉译与佛经翻译比较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利民;;内蒙古动漫产业的文化资源及发展取向[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9 刘刚;;宋玉年世行迹考[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10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晓荻;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传记中的事实与虚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海萍;维柯的诗性智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9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叶;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诗性”魅力[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刘洋;民国前期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高皓s,
本文编号:1912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91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