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与书法艺术审美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书法 + 舞蹈 ; 参考:《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摘要】:舞蹈、书法本不属于同类的艺术样式,却同样备受艺术家们的青睐。二者的创造原理、审美趣味,无不影响着各自的艺术创作;其艺术理念、行为方式、美学向往、无不眷顾在各自的观念中。我们要寻觅彼此的优质基因,探究彼此的造美肌理,以此来优化未来自己的尚美行为,使舞蹈的美学追寻更有价值。
[Abstract]:Dance, calligraphy does not belong to the artistic style of the same kind, but it is also favored by the artists. The creative principles and aesthetic tastes of the two are all influenced by their artistic creation; their artistic ideas, behavior patterns and aesthetic yearning are all attached to each other's ideas. We have to search for each other's high quality genes and explore the beauty creations of each other. In order to optimize future aesthetic behavior,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dance is more valuable.
【作者单位】: 苏州职业大学艺术与设计系;
【分类号】:J701;J2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玫;;舞蹈之“以舞为本”的绝症(节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万素;;建立舞者身体的“感受”系——由身体是舞蹈的载体引发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吴玉军;;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失落——考察前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屈光峰;胡适的哲学史观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陈育德;灵心妙悟 感而遂通──论艺术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张传开;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王成华;西方古典哲学对实体的追究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张旭曙;西方哲学美学古代形式观念综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雨;;论词学元范畴“情”[A];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洁;李艺;;孔墨教学思想之异同及其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柳洲;陈士俊;;试析学术会议及其知识创新机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6 罗翊重;;千年逻辑之争 终成合和之解——对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之根解析[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马福元;;浅谈穆罕默德·阿布杜的“存在神学”观[A];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周勇;;中国教师的专业生活传统[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9 刘亮;;辛弃疾小令刍议[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朱义禄;;儒家“成人之道”发微[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钟华;思与诗的对话[D];四川大学;2004年
10 王俊;于“无”深处的历史深渊[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银婧;笛卡尔心身因果性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阔;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死亡意识及其现代意义[D];江南大学;2010年
9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军;聚焦生命—论体育与青少年挫折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鹏;给画友的一封信[J];美术观察;2001年08期
2 骆国京;大气磅礴 横贯苍穹——记农工党党员、女青年书法家迟静杰[J];前进论坛;2004年06期
3 吕剑;;读“书法”杂志有感[J];读书;1979年09期
4 丁兆成;略论书法艺术的浪漫主义[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7年04期
5 ;银川市首届中学生书法、绘画展览作品选登[J];宁夏教育;1988年Z1期
6 众仁;逃名书法大家──于继明[J];中国公务员杂志;1994年10期
7 车福贵;当代“神双笔”——褚铭泉[J];辽宁经济;1994年01期
8 余音;筷子书法亦称奇——初访绳顺民[J];陕西水利;1994年04期
9 张其度;简论毛泽东书法的审美特征及其时代性特征[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10 杨扬;展现屏幕外的追求——三位电视台长举办书法、美术、摄影联展[J];中国电视;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水滴石穿——雷珍民书法》简介[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崔明;敖翔;张玉山;;书法与绘画练习对老年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魏宗仁;;古钱书法趣谈[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4 蒋立群;;“中国书(艺)”之东方魅力及现代意义——“书法热”探奥(摘要)[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5 石谷风;;程奂轮的两幅书法剪纸[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钟明善;;序《余明伦书法选集》[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7 刘敬;;关于写字教育与书法素质教育在大中专院校普及现状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8 雷中民;任军;胡茗;;汉字的渊源及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魅力[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9 王丕琢;;浅析书法与民俗[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袁世宏;王米渠;高尚仁;余曙光;冯华;;书法针刺调治老年痴呆的行为和细胞水平研究探索[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好云;好字不如烂画?[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傅周海;书贵自然[N];美术报;2001年
3 王岳川;学者书法的当代魅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4 赵智强;李玉泉;宋克书法凤毛麟角[N];中国商报;2003年
5 单国霖;书法停云铁铸成[N];中国商报;2004年
6 雍乾;罗杨:吹尽狂沙始见金[N];中国文化报;2004年
7 陈念云;王元化与书法[N];解放日报;2004年
8 孙鹤;书法与中国文化[N];今日信息报;2003年
9 弘明;书法里外[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10 吴振锋;陕西书法的文化取向[N];陕西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怀若;石涛书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正庚;先秦至唐书法教育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史长虹;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立体解读[D];浙江大学;2004年
4 黄华侨;艺术存在论的争议及其方法[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5 陈龙海;中国古代“线的艺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吴英飞;书法重现及其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7 曹建;晚清贴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高淑平;中古咏物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金梁;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赵生群;春秋经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淑湘;岳珂《宝真斋法书赞》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马炜;徐渭书法风格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涛;中国佛门书家之流变[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4 崔树强;宋、清两代金石学对书法的影响及其背景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冯广贺;端雅正宜书制诰[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超;张弼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7 罗红胜;《说文解字》与清代书法篆刻艺术[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文秋;朱长文《续书断》书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朱竞生;论道家自然观对中国书法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程贞玫;“比兴”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22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922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