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普通高校中国民间舞教材建设探讨——兼述舞蹈身体语言

发布时间:2018-05-29 00:54

  本文选题:民间舞蹈 + 舞蹈语言 ; 参考:《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摘要】: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每一种舞蹈都是一种身体的表达。随着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都下设舞蹈专业,但目前针对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教材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身体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普通高校中国民间舞教材的建设,其目的有二:其一,世界的学术发展已向语言学转向,舞蹈是身体的语言,其本质在于表达。因此,舞蹈教材的建立立足于身体语言学的研究才能抓住舞蹈的本体特征。其二,中国民间舞博大精深,目前只在专业艺术院校进行民间舞教材的整理与研究,学院派所追求的"典范化"以及"职业化"的特点并不完全适应普通高校的舞蹈教学。因此,如何建立普通高校民间舞的教材值得深思。教材的建设是个庞大的工程,在这里,笔者只是想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为普通高校中国民间舞教材的建设激起一些思想的浪花。
[Abstract]:There are many kinds of folk dance, each kind of dance is a kind of body express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most all the art majors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have a dance major, but 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dance education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folk dance textbook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dy linguistic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wofold: first,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has turned to linguistics, dance is the language of the body, and its essence is to express.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dance textbooks based on the study of body linguistics can grasp the Noumenon characteristics of dance. Second, Chinese folk dance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At present, it only carries on the collation and research of folk dance teaching materials in professional art colleg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non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pursued by academies do not fully adapt to the danc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how to establish the ordinary college folk dance teaching material is worth ponde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is a huge project. Here, I just think of the role of a brick to attract jade, hoping to stir up some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folk dance teaching materi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长沙师范学校;北京舞蹈学院;
【分类号】:J72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慕羽;西方音乐剧探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冯百跃;;回族民间舞蹈艺术发展滞后根源解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王晓敏;原始混沌孕育的“雾中之花”──《诗经》隐语意象及比兴手法的文化探源[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刘宁,刘卫利;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及其意义[J];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5 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1期

6 邓仁华;“前景化”概念的演变及其对文学文本解析的功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7 吴瑞霞;先秦儒道思维透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庞志娟;;论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J];集宁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9 星亮;王天权;;广告作品结构新探[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赵向欣;浅议高等师范舞蹈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5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3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4 户晓辉;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0年

5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方良;产品的意义阐释及语意构建[D];东南大学;2004年

7 潘丽;花鼓灯的现时调查与保护的思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李滟波;中国创世神话元素及其文化意蕴[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孙德喜;20世纪后20年小说语言的文化透视[D];武汉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胜光;数字化舞蹈艺术的特征表达与视频检索技术[D];浙江大学;2003年

2 唐忠义;论作文教学中写作主体意识的开发[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苏恒;产品语义学研究——隐喻运用于产品设计中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华希颖;中国现代文学童话中的儿童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柳银珠;中、韩佛教仪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刘丽;“学院派”东北秧歌之文化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唐韶军;中国舞龙的技术风格及社会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邬心云;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语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易锦媛;中国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雷娟;山西平定县“武迓鼓”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琳梓;;论一种民间舞蹈与其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J];音乐生活;2011年09期

2 丁洁;;浅析睢宁民间舞蹈[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3 刘斌;;赣南民间舞蹈“原生态”性文化探析[J];农业考古;2011年04期

4 杨晓华;;藏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性[J];群文天地;2011年05期

5 彭分田;;宗教文化对商丘民间舞蹈的影响[J];文学教育(中);2011年06期

6 林惠恩;;浅谈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7 陈介心;;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情感诉求及其文化意蕴[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张晓红;;达斡尔族民间舞蹈“哈库麦勒”[J];舞蹈;2010年05期

9 朱金芳;;浅析民族文化对民间舞蹈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1年21期

10 ;朝鲜族“农乐舞”[J];文史月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帆;;保亭县黎族民间舞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马文静;张麟;;美在真实 贵在独特: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的舞台魅力[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3 吕寅;;关于满族民间舞蹈旅游价值与开发的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徐鹤苹;;福州民间舞蹈[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5 谢迪;;毕节地区民间舞蹈的现状与发展[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6 熊芳;;浅谈师范民间舞教学及示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7 蔡湘江;;试论闽南民间舞蹈的多源性特征[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黄文宣;;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少儿舞蹈[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9 王珍珍;;结构,舞蹈创编的重中之重——舞蹈语言服务于舞蹈结构[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10 王辉;;新疆维吾尔民间舞蹈的“动态元素”在儿童舞蹈创作中的应用[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天 李萧林;夏邑民间舞蹈:二鬼摔跤[N];农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 次旦卓嘎;《西藏民间舞蹈资源专题库》年内建成[N];西藏日报;2010年

3 刘魁立;民舞与民俗[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柴继田 杜天龙 刘新梅;民间舞蹈双旱船获保护[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韶关日报记者 冯春华 通讯员 欧伦彬 杨林伟;拟兽民间舞蹈—— 三溪青蛙狮[N];韶关日报;2011年

6 记者 赵彩霞;《北地舞韵》首发式暨庆阳民间舞蹈研讨会在西峰举行[N];陇东报;2011年

7 YMG记者 牟涛 通讯员 新忠 炳义 国锋 王强;栖霞穿花:胶东民间舞蹈的活化石[N];烟台日报;2009年

8 蔡文瑶;闻名中外的河北民间舞蹈——跑驴[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白洁;夯实民间舞蹈传承人基础[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迟骋 本报记者 杨波海;雅俗共赏的民间舞蹈—泾河纸台表演[N];咸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张蔚;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3 袁禾;论中国宫廷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4 潘丽;花鼓灯的现时调查与保护的思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杨洁;芭蕾舞剧《白毛女》与胡蓉蓉的民族芭蕾探索[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6 高仙玉;中国朝鲜族舞蹈与韩国民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尖草吉;安多藏族民间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薛莉;山西民间舞蹈中的“男扮女装”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3 王倩;艺术院校民间舞“风格性”教学探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4 宁伟男;河北民间舞蹈“昌黎地秧歌”的特征与传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婷;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民间舞课程现状分析与构想[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6 胡泊;高等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中国民间舞课教材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范玮;巫傩文化与陕南民间舞[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国贞;民间舞蹈“九鲤舞”的舞蹈形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萌;继承与发展的可为途径[D];山西大学;2012年

10 陈彩虹;河北井陉拉花舞蹈风格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本文编号:1948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948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d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