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舞对古代女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选题:中国古典舞 + 古代女乐舞蹈 ; 参考:《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摘要】: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的影响。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古典舞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也应该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本文通过探究古代女乐舞蹈的特点和研究中国古典舞发展的特征分析中国古典舞对古代女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并为促进发展提出建议。
[Abstract]:Chinese classical danc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ancient Chinese female music danc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al culture,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should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le entering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by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women's music dance and stu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作者单位】: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分类号】:J7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邢军强;;简述中国古典舞对古代女乐舞蹈的传承及其发展[J];商;2014年26期
2 田青;中国古代女乐及其对中国舞蹈艺术的贡献[J];云梦学刊;2002年05期
3 赵丽敏;;古代“女乐”舞蹈及其审美特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静;;论中国古代女乐舞蹈对中国舞蹈表演艺术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2 朱萍玉;包其锋;;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的审美特征与艺术影响浅析[J];大舞台;2014年05期
3 毛侃;;中国古代女乐及其对中国古典舞艺术的贡献[J];当代音乐;2015年19期
4 刘柳;汉画舞蹈的艺术特征及其影响[J];南都学坛;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鹃;汉代乐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通英;汉代歌舞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文锋刚;唐宋女乐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仝娟;论中国古典舞对古代女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D];河南大学;2012年
4 杨露;阴阳之韵[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孙越;管子的音乐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曾焯;汉代舞蹈文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思呈;汉代女性长袖舞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曾湘玲;;中国古典舞创作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以“桃李杯”舞蹈比赛为研究个案[J];歌海;2010年06期
2 史晓眉;;刘凤学与唐乐舞重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仵埂;刘凤学;;愿唐乐舞重建成为中国乐舞创新的活水泉源——著名舞蹈家刘凤学博士访谈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李琦;;论中国古典舞创作在当代的创新[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凝聚产生力量 进取诞生希望——对中国古典舞学科校庆系列活动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刘柳;“身韵”在建构中国古典舞中的地位与作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刘柳;“身韵”在当代中国古典舞建构中的作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杨嵩;;试论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形”、“意”之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4期
5 胡伟;大杂烩:中国古典舞创作症结所在[J];艺术评论;2005年01期
6 流水;中国古典舞有无"真身"?[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孟妍;;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训练[J];音乐生活;2005年07期
8 胡伟;;“怨妇”载道 怒气冲天——评议中国古典舞创作的“怨”态现象[J];艺术评论;2006年05期
9 于平;;从舞种建设到学科建设——中国古典舞文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刘青弋;;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炜;曾德涛;周继和;高善芬;;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典型动作——“元宝跳”的生物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2 曾德涛;周继和;李炜;高善芬;;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典型动作“紫金冠跳”的生物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3 梁艳;;传承创新的中国古典舞——浅谈以戏曲舞蹈、武术为核心的中国古典舞[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4 高善芬;雷咏时;周继和;曾德涛;;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元宝跳”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茜;高端对话 学科互动 共探中国古典舞发展之途[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张鼎;中国古典舞追求什么[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彭宽邋实习记者 葛伟;传承中国古典舞责无旁贷[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王克芬;读《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史》有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5 杨木;中国古典舞晚会《水色天香》京城“起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王栋邋胡文婷;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解析[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鲁娜;看中国古典舞的艺术魅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于平;论题的性质与论说的意识[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主任 赵林春;研究和探索身韵教育的奥秘[N];山西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吴晓杰 宋喜群;中国古典舞:盛乎?衰乎?[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梁泉;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3 韩瑾;当代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思远;中国古典舞创作观念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王黎雪;论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训练与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婵;中国古典舞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车延芬;中国古典舞之发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邱晓晨;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轨迹之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梁泉;中国古典舞“流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丁健勇;探究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8 周雅琼;当代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耿君;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剧目分析与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蔡蕾;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审美差异性比较[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78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078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