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对安徽花鼓灯女性角色“兰花”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8-08-25 10:36
【摘要】:女性角色"兰花"是安徽花鼓灯舞蹈的核心。花鼓灯可考记载最早见于宋代,后经元、明、清三代,至民国凡千余载日臻完善。"兰花"在表演风格和动作上均有其自身特点,并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了富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内涵。
[Abstract]:The female character Orchid is the core of Anhui Flower Drum Lantern Dance. Flower drum lanterns can be recorded in the earliest Song Dynasty, after the Yuan, Ming, Qing three generations,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ere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 Orchid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acting style and movement, and has accumulate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722.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婉铮;;群舞《淮水情兰花弯》之作品分析[J];大众文艺;2015年23期

2 丁思文;;安徽花鼓灯舞蹈审美及传承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1期

3 潘丽;;论花鼓灯的形态特征与表演程式[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资华筠;《试论》花鼓灯的"舞蹈生态幅"[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邰莉;;近二十年安徽花鼓灯研究述评[J];蚌埠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2 蒋慧洁;;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安徽花鼓灯研究[J];戏剧之家;2017年14期

3 任娜;;对安徽花鼓灯女性角色“兰花”的探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7年02期

4 周庆恬;;花鼓灯艺术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5 宋媛;;论花鼓灯舞蹈艺术的发展及舞台实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6 赵东勇;赵群忠;;安徽高校开设花鼓灯体育选项课相关探索[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盛力敏;;针对当代安徽花鼓灯创作的初步探索[J];大众文艺;2012年10期

8 赵佳;;安徽花鼓灯的艺术魅力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5期

9 李慧玲;丛灿日;;论花鼓灯健身舞与校园体育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李畅;;安徽凤台花鼓灯的历史渊源[J];大众文艺;2010年1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晓;;新时期花鼓灯艺术的保护与发展[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李琳;;东方芭蕾 淮畔幽兰——民间歌舞花鼓灯[J];民主;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 丽;论花鼓灯艺术的多元化构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芮淑敏;“圣泉”滋润的奇葩——谈企业与花鼓灯“联姻”[J];舞蹈;2002年05期

3 傅丽;;浅谈安徽花鼓灯的教学思维[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刘芳;;安徽花鼓灯的生命力[J];四川戏剧;2007年02期

5 魏萌;;花鼓灯,“楚声”之遗风[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潘丽;;花鼓灯的文化内涵解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马彩娣;王军;;浅谈花鼓灯艺术的角色及表演形式[J];大众文艺(理论);2007年12期

8 吴芳;;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发展[J];广东艺术;2007年02期

9 孙姗姗;;“情”在花鼓灯中的不同表现方式[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4期

10 蒋法武;;听老艺人讲花鼓灯[J];江淮文史;2008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耀华;蚌埠花鼓灯全国折桂[N];安徽日报;2007年

2 赵凤兰;专家认为花鼓灯艺术要多层面活态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郑荣健;花鼓灯艺术要扎根民间沃土[N];中国艺术报;2007年

4 刘玉琴;中国花鼓灯艺术保护见成效[N];人民日报;2007年

5 李跃波;花鼓灯舞进“鸟巢”[N];安徽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夏树;东方芭蕾花鼓灯在传承中保护[N];农民日报;2008年

7 耿文娟;凤台花鼓灯艺校实现完美“艺术转身”[N];淮南日报;2009年

8 张文文;从“二人转”走红看花鼓灯发展[N];安徽日报;2010年

9 本报通讯员 赵军 本报记者 晋文婧;安徽花鼓灯舞红台湾岛[N];安徽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赵丽娜 通讯员 梁雷 叶枝;我市花鼓灯传承保护成果喜人[N];蚌埠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潘丽;花鼓灯的现时调查与保护的思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戎龚停;沿淮玩灯人—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花鼓灯演艺群体[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晓懿;怀远派花鼓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成香;颍上花鼓灯的调查与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陈琳琳;安徽花鼓灯“冯派”舞蹈艺术考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周辕;安徽花鼓灯艺术的发展轨迹与传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窦端端;四首钢琴改编曲《花鼓》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6 杨劲松;花鼓文化视野下钢琴曲《花鼓》与《湖南花鼓》的比较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7 吴婷;湖南花鼓风格钢琴曲的创作元素及其教学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孙萌;山东柳林花鼓的课堂训练价值及舞台应用的可能性[D];聊城大学;2016年

9 高阳;聊城地区柳林花鼓的艺术特点与传承[D];聊城大学;2016年

10 曹宁;安徽花鼓灯运行形态及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本文编号:2202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202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3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