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壮族民间舞的保护与传承——以广西艺术学院壮族民间舞传承的探索为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4 13:57
【摘要】:在民族中,民间舞蹈犹如一颗璀璨的珍珠,如何使壮族民间舞适应新时代发展并得以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等方法,从追溯广西壮族民间舞的历史出发,介绍了其种类形式,阐述了壮族民间舞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以广西艺术学院对壮族民间舞传承的探索为案例研究,论述了保护和传承壮族民间舞的重要意义,进而探索其保护和传承的途径。
[Abstract]:In the nation, folk dance is like a bright pearl, how to make Zhuang folk dance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and can be effectively protected and inherited,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By mean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literature study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ypes of folk dance of Zhuang nationality in Guangxi, and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folk dance of Zhuang nationality, from the history of tracing back to the history of folk dance of Zhuang nationality in Guangxi. Taking the exploration of Zhuang folk dance inheritance in Guangxi Academy of Art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Zhuang folk dance, and then explores the ways to protect and inherit Zhuang folk dance.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
【分类号】:J7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灵;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宇;;浅谈吴越地域的舞蹈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2 纪平;熊柏军;刘琪;;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表现力风格的探寻[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2期

3 慕羽;西方音乐剧探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罗雄岩;“胡旋舞”与绿洲文化传承新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杨云;;晋南社火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冯百跃;;回族民间舞蹈艺术发展滞后根源解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潘丽;;试论原生态民族民间舞的程式性与即兴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桂兰岚;;探析拉萨“堆谐”的来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曹颖娜;;道具在汉族民间舞中的功能[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杨云;;试论万荣花鼓的文化特征与审美旨趣[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高仙玉;中国朝鲜族舞蹈与韩国民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孙慧佳;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结构及功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4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5 潘丽;花鼓灯的现时调查与保护的思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黎力;否定之否定:长阳土家族“跳丧”仪式的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7 刘统霞;被表述的民俗艺术[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岳永杰;海南黎族打柴舞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明文军;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王昕;功修、祭仪、节庆中旋跳的舞蹈[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曼姝;胶州秧歌的传统与现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向东;“晋州官伞”乐舞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俊勇;广西田林县平山村木柄瑶铜鼓舞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程玉;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教学网站平台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国贞;民间舞蹈“九鲤舞”的舞蹈形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史琰琰;山西翼城花鼓舞蹈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龚石彦;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水意象[D];云南大学;2010年

9 汤其林;普通高校公共舞蹈课“2+3”立体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婧;舞蹈教学语言艺术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雄岩;论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类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杨柳;试论文化人类学对民间舞蹈文化研究的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余大喜;中国舞蹈资源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J];舞蹈;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丽春;;红水河流域壮族民间舞蹈和壮族传统体育的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黄洪初;;舞为民族蹈作美——记壮族中年舞蹈家黎晓娴[J];民族艺术;1988年03期

3 林红;;壮族民间舞蹈——三穿花[J];民族艺术;1988年03期

4 阳晓儒;;壮族古代美学思想浅论[J];广西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5 阿旺松热;;贡布民间舞蹈“波”[J];西藏艺术研究;1990年03期

6 李保章;秘鲁的民间舞蹈[J];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02期

7 吴梅;观皖西民间舞蹈《滶鸫理窝》有感[J];文化时空;2002年08期

8 杨丽芳;泉州戏曲、民间舞蹈与传统宗教之关系[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单增次仁;;阿里民间舞蹈辨析[J];西藏艺术研究;1987年01期

10 张美志;鄂伦春族民间舞蹈概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帆;;保亭县黎族民间舞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吕寅;;沈阳满族民间舞蹈旅游价值与开发[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吕寅;;关于满族民间舞蹈旅游价值与开发的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马文静;张麟;;美在真实 贵在独特: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的舞台魅力[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5 徐鹤苹;;福州民间舞蹈[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6 谢迪;;毕节地区民间舞蹈的现状与发展[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7 熊芳;;浅谈师范民间舞教学及示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8 蔡湘江;;试论闽南民间舞蹈的多源性特征[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黄文宣;;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少儿舞蹈[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10 王辉;;新疆维吾尔民间舞蹈的“动态元素”在儿童舞蹈创作中的应用[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臻青邋宁旭;交流:为民间舞蹈发展搭建平台[N];辽宁日报;2008年

2 车铁范;朝鲜族的民间舞蹈[N];中国档案报;2001年

3 张健;“张田饼印”等13个项目入选[N];韶关日报;2007年

4 马盛德 李端;红水河畔的“蛙”神之舞[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孙吉来邋邵明奎 周广磊 刘露;邹城民间舞蹈《阴阳板》的文化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马盛德;绚丽多彩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杜再江;神秘古朴的毛南族舞蹈[N];贵州民族报;2007年

8 毛琦;以活动造声势 以传承促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马盛德 李端;马背上的舞蹈[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王桂英;河北民间舞蹈代表作《放风筝》[N];中国文化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芬;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张苗苗;社会变迁中的壮文教育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覃小航;壮侗语族“史籍、口语词”语源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罗彩娟;社会记忆与历史表述[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蔡望伟;中国南方人群β-地中海贫血CD41-42(-CTTT)突变的起源与扩散的群体遗传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7 袁禾;论中国宫廷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8 张蔚;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9 李明;《古壮字字典》方块古壮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艳;广西地区人群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尖草吉;安多藏族民间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薛莉;山西民间舞蹈中的“男扮女装”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3 王倩;艺术院校民间舞“风格性”教学探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4 刘翊;壮族蕉文化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张婷;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民间舞课程现状分析与构想[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6 胡泊;高等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中国民间舞课教材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范玮;巫傩文化与陕南民间舞[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国贞;民间舞蹈“九鲤舞”的舞蹈形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萌;继承与发展的可为途径[D];山西大学;2012年

10 孔丽波;壮族服饰文化的审美意蕴论析[D];云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42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242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3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