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丰傩舞的表演特色及其音乐意蕴
[Abstract]:Jiangxi Nanfeng Nuo danc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 large amount of ancient cultural information. It is a complex cultural body of multi-religion, ritual, folk custom, music, dance and mask art. The performance of Nuo dance not only preserves the characteristic charm of ancient Nuo dance, but also integrates the entertainment form of modern folk dance; its Nuo music not only inherits the essence of ancient exorcism, but also innovates and develops with the change of times. In the social progress today, we should not only correctly understand it, but also actively inherit and protect it.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十一五”学科共建项目“江西南丰‘傩舞’表演形式及音乐的研究”(09WX230)
【分类号】:J72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廖夏林;王春阳;;傩舞的原生态艺术特色——以江西南丰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2 王惠云;论南丰傩舞的舞蹈构成与发展[J];上饶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习珍英;;论南丰傩舞的表演形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2 苏家文;李培;;中国“傩文化”艺术研究[J];飞天;2009年23期
3 廖夏林;金卫根;许俐俐;;抚州傩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韦海燕;;近十年傩舞研究综述[J];河池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张勇华;张庆勇;;关于赣傩文化研究视野的综述[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年01期
6 高波;;傩舞的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J];兰台世界;2009年19期
7 宋军;;傩舞: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J];文艺争鸣;2011年12期
8 王欣;应佳;;中国“傩文化”论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3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晓楠;满族萨满舞蹈的特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李圣予;对德江傩堂戏“过关”中傩舞的解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丁武军,王健;中日傩文化的源起与流变[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2 姜松荣;论装饰艺术的文化性[J];装饰;2003年05期
3 曾志巩;千年傩舞展新姿──“中国傩舞艺术之乡”南丰傩文化掠影[J];中外文化交流;199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善根;把握反面角色的表演特色——我演《冯梦龙断案》中的尤炳[J];福建艺术;2000年01期
2 王娜;;浅析临县伞头秧歌中“戏鼓逗花”的表演特色[J];黄河之声;2010年08期
3 荒原;真情 真意 真切 真实——浅谈孙淑芬的艺术表演特色[J];戏剧文学;2000年10期
4 ;林青霞——不要动“武”[J];家庭科技;1994年03期
5 刘敏;;“海州五大宫调”表演艺术特色探微[J];黄河之声;2008年17期
6 耿家林;;二人转文化研究现状及展望[J];学术交流;2010年08期
7 梁秉X;他在深掘一口井——谈吕齐的表演特色[J];中国戏剧;1983年12期
8 潘邦榛;她追求悲剧的美——谈著名粤剧演员郑培英的表演特色[J];中国戏剧;1991年05期
9 吴玉霞;;《那山 那人 那狗》的艺术辩证性[J];电影文学;2010年13期
10 顾振辉;;“双情境”——试论周立波“海派清口”的表演特色[J];艺苑;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黎世宏;;德江傩堂戏的分类与特色[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翁国生;;从戏曲演员走向戏剧导演[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3 林栋志;;兴化杂剧目连戏浅论[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蕴沁;《王者俄狄》成功访美[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杜俏俏 伊廖;月如歌 菊苑芬芳[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一个年轻的民营艺术团为何这么火[N];光明日报;2010年
4 刘漫;中华大地“龙舞”飞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5 马进;凭一两次获奖就成名靠不住[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魏宸 许本权;乌鲁木齐指挥学院——拓展教育形式增强教育实效[N];人民武警;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静;那群学京剧的孩子为什么唱《虎啸龙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涂序波;大理花车大放异彩[N];大理日报(汉);2008年
9 高明达邋王淑琴;毕谷云 徐派京剧艺术的传承者[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李忠能;我州展演团精彩亮相昆明狂欢节[N];楚雄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瑾华;《诗经·周颂》考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箐;南丰傩舞音乐变迁的探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刘新艳;祁剧高腔音乐与表演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3 周启伦;三部音乐剧歌唱表演之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4 惠红;北昆“侯派”唱腔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5 陈云燕;严凤英与马兰黄梅戏表演艺术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6 辛勤;论“DOGME 95”电影中的表演特色[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7 赵新慧;大气磅礴 慷慨啸歌[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思言;探析东北民俗文化对二人转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阎娟娟;张庆奎及其表演艺术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81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38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