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创新—互爱
[Abstract]:When Wu Xiaobang, a pioneer in the new Chinese dance industry and former chairman of the Chinese Dance Association, opened the Museum of Dance Art in Taic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it was also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Dance Association. The Chinese Dance Association held a celebration forum in Taicang at the same time, and reviewed the creation, struggle, twists and turns of Chinese dancers with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in the past 50 year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青;;永恒的莲花——献给舞蹈家戴爱莲九十华诞[J];同舟共进;2005年12期
2 李桂芳;;梦文化与中国舞蹈[J];粤海风;1998年04期
3 邵红润;;中国舞蹈发展的历程[J];成功(教育);2010年10期
4 李爱顺;;崔承喜与中国舞蹈[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于平;;中国舞蹈文化研究四题[J];民族艺术;1992年02期
6 罗斌;跨越时空的共识——中、南舞蹈家“关于民间舞蹈的讨论”印象[J];舞蹈;1998年06期
7 刘慧明;;试论舞蹈中的空灵美[J];艺术百家;2009年S1期
8 马志广;鼓声敲出新千年──张毅舞蹈艺术研讨暨“鼓舞天下──中国舞蹈家张毅的舞蹈艺术”VCD片首发式侧记[J];舞蹈;2000年01期
9 王学信;;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J];晚报文萃(B);2006年05期
10 ;舞跃新世纪 翩翩更辉煌——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献辞[J];舞蹈;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禾;;舞蹈艺术的超民族性和永恒价值[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袁禾;;传统与创新语境下的中国舞蹈[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王珍珍;;结构,舞蹈创编的重中之重——舞蹈语言服务于舞蹈结构[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4 陈代康;;舞蹈的审美与健康价值[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5 李永琦;;艺术感悟与社会责任——儿童舞蹈创编者的心路历程[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6 韩维鸣;;中国儿童舞蹈二十年的发展与现状[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7 陈彦;;浅谈普通高校舞蹈艺术类课程的教育功能[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8 蔡石香;;儿童舞蹈《还我星期天》[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9 赵克军;;舞蹈的养生功能[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敏;;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校外少儿舞蹈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艺生;中国舞蹈:步履维艰的复兴[N];人民日报;2006年
2 于平;舞蹈书写的轨迹[N];中国艺术报;2008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徐松兰;深圳舞蹈界喜获20项大奖[N];深圳商报;2005年
4 雪心;群星璀璨——2008中国舞蹈界联谊会隆重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冯双白;中国舞蹈:追求先进文化[N];中国艺术报;2001年
6 王俊 张学军;舞魂随风去犹忆“戴先生”[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见习记者 王鹏 通讯员 李少伟;市歌舞剧团节目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铜奖[N];长治日报;2010年
8 刘云;中国舞蹈起舞春城[N];华夏时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陈原;为中国舞蹈喝彩[N];人民日报;2001年
10 赵忱;名堂越来越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慕羽;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1979~2006[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邹之瑞;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许薇;舞剧叙事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杜鹃;汉代乐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许锐;传承与变异 互动与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10 罗斌;假面阴阳—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毅德;广东省舞蹈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辉;从郭明达的艺术历程看他对中国舞蹈的贡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李屹亚;中国舞蹈演出市场:基本利益群之间博弈关系的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4 洪艳;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婷婷;论胡舞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其对当代中国舞蹈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娇娇;新媒体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2年
7 沈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艺术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余盛祥;论伊莎多拉·邓肯舞蹈艺术的生命精神[D];河南大学;2011年
9 周冰;唐代的舞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娇璐;探究中国戏曲艺术对中国舞蹈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55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45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