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羌族羊皮鼓舞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00:25
【摘要】: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拥有自身独立的语言以及宗教信仰。羊皮鼓舞是羌族最具代表性的祭祀性舞蹈,在羌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整个民族的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羌族人民在祭祀中用羊皮做成的羊皮鼓不断敲击并伴以吟唱或咏诵经文,这样一种边吟唱边诵经并伴以舞蹈的形式就是如今我们所常见的羌族羊皮鼓舞。在当地他们更喜欢称其为“跳经”。表演者为男性,称之为“释比”。而伴随时间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的进步,如今的羊皮鼓舞已不单单是一种只在特殊时刻才会用到的祭祀舞。而是综合了宗教与节日欢庆为一身的常见性艺术表现形式。在每一年的二月还愿、四月祭祀及羌历年的活动中被普遍应用,展现出羌族人民的生活特色、宗教崇拜等民俗特性。可是经过“5.12汶川大地震”后,对羌族这个人口本就不多的民族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并且年轻人中往往都不愿学习这种传统的羊皮鼓舞致使其出现了存亡危机。所以我们作为新生代力量的艺术工作者对羌族羊皮鼓舞的保护与传承是义不容辞的。本篇论文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描述性研究法、功能分析法和定向分析的方法从多角度对羊皮鼓舞实施详细的探究。在第一章中探寻羌族羊皮鼓舞的起源。介绍了这种古老舞蹈的历史渊源,并综合羌族独特文化阐明了羊皮鼓舞在其历史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章中以汶川县羌族羊皮鼓舞为主要研究目标对其服饰、道具以及音乐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羊皮鼓舞的舞蹈形式和风格特征进行深入探析。第三章对羌族的本民族文化进行研究,详述汶川县羌族羊皮鼓舞的神灵崇拜、父系文化,以及羊皮鼓舞的仪式流程和它在整个民族文化中具有的象征作用。第四章,介绍了汶川县羌族羊皮鼓舞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学术功能与认知功能。第五章以四川省汶川县“5.12大地震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为研究背景,将地震前与地震后的人文与环境变化对羌族的羊皮鼓舞带来的影响做出对比性研究,来阐述汶川县羊皮鼓舞的继承与发展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对汶川县羊皮鼓舞在羌族的地位有了独自的见解。第六章结语对于羊皮鼓舞在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做出思考。并将其总结归纳提出个人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722.22
本文编号:2711977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72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魏青;;古老羌族羊皮鼓舞的现代价值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711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71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