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1 23:56
【摘要】:云冈石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是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最具典型的特征。在云冈舞蹈早期、中期、晚期三个不同时期的背景下,云冈舞蹈形象中呈现出不同的表情特征。笔者对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特征着手分析,探索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特征对于舞蹈艺术实践的影响。本论文从一个众所周知却少有提及的角度,来探究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特征。本论文是以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对比研究云冈石窟中不同时期的造像风格,为日后云冈舞蹈作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本论文拟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早期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特征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早期云冈石窟的时代背景。早期的云冈石窟是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是云冈石窟最具代表的时期。其次,说明了在早期云冈石窟的时代背景下,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所具有的表情特征。最后,论述了舞蹈编创者以早期的云冈石窟为依据将早期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运用到具体的舞蹈作品中去。第二章,是对中期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特征进行研究。首先,描述了中期云冈石窟的时代背景。孝文帝定都平成,不断扩大开凿的面积,内容复杂多变,造像题材也在不断地丰富起来,不在仅仅只是以释伽、弥勒为主。其次,阐释了在云冈中期的时代背景下,石窟中舞蹈形象所具有的表情特征。云冈中期呈现汉化的发展趋势,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舞蹈形象的表情复杂多变。最后,论述了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由静态的表情演变到动态的舞蹈作品中。第三章,是对晚期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特征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晚期云冈石窟的时代背景。其次,论述了在晚期云冈石窟的时代背景下,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所具有的表情特征。北魏“汉化改革”的政策,使得后期的佛教造像呈现出一种清新典雅的艺术风格。最后,依据时代背景,编创者将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运用到具体的舞蹈作品中去。第四章,从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表情的艺术价值出发,是舞蹈编导在创编舞蹈作品中的素材来源和理论依据。本论文针对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进行分析研究,将表情从静态形象演变到动态舞姿,是云冈舞蹈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9.22;J709.2
【图文】:

佛像,灭佛,太武帝,拓跋


图 1—1 第 16 窟佛像 图 1—2 第 17 窟佛像昙曜五窟中唯一的一尊菩萨——云冈石窟中的第 17 窟(如图 1-2)。主像为交萨造像,高达 15.6 米。关于此窟说法不一,有的说此窟主像的原型就是文成帝的——景穆帝拓跋晃,他在亲眼看到太武帝的“灭佛运动”后愤恨忧愤不已、郁郁

佛像,佛教圣地,功名,僧侣


—3第18窟佛像

佛像


—4第19窟佛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玲;;如何捕捉舞蹈形象[J];美与时代(下);2015年04期

2 张娜;;如何使舞蹈形象有血有肉[J];大舞台;2010年09期

3 М·卡冈;申凌燕;;音乐在艺术世界里(四)[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4 徐兵;;舞蹈形象典型化谫论[J];艺术研究;2016年02期

5 焦霞;;论舞蹈演员的“舞蹈形象”塑造[J];艺海;2009年06期

6 王晶;;论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7年11期

7 唐晓娜;;浅议塑造舞蹈形象的重要元素——呼吸[J];文化学刊;2015年08期

8 杨思思;;关于舞蹈形象捕捉及其元素动作发展的探究[J];戏剧之家;2014年08期

9 邓芳娟;;浅谈“舞蹈形象”在民间舞创作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10 栾晨;;舞蹈作品中情节的分析与研究[J];艺术评鉴;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晓彤;;浅谈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A];“学术视域下的2015全国两会热点解读——决策论坛”论文集(下)[C];2015年

2 周华;;浅谈少儿舞蹈教育中的“情”[A];“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阿不都拉·阿依提;捕捉生活中的舞蹈形象[N];新疆日报(汉);2004年

2 徐尔充;美丽的摩尔多瓦[N];中国艺术报;2001年

3 李承祥;《阿炳》——光彩照人的舞蹈形象[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晓娜;云冈石窟中舞蹈形象的表情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2 陈[?丞;大足石刻飞天造型及当代飞天舞蹈形象再造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高超;佛教石窟寺中裸身舞蹈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王制姣;论舞剧《九歌》从文学台本到舞蹈形象的建构[D];宁夏大学;2017年

5 刘俊;浅析江南舞蹈素材在创作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运用[D];北京舞蹈学院;2014年

6 刘莹;论舞之神韵[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7 杨晓乐;山西民间舞中“丑角”形象的妍究[D];山西大学;2014年

8 杜蕾;山东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9 尹珂;论舞蹈思维的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本文编号:2765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765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2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