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我国A组拉丁舞选手桑巴舞转动动作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07:38
【摘要】:桑巴舞是拉丁舞中行进式的,最具特性节奏的舞蹈,其动作中步伐多样,对整个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控制力要求都较高,转动动作是桑巴舞组合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动作,转动动作通过不断的改变方向使得竞技组合具有角度性、立体性,充分的展现选手的速度能力。在多个连续转动动作中进行身体转换及节奏转变对拉丁舞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人配合的转动动作完成的质量好坏是影响整个桑巴舞技术展现的关键。目前,很多选手对桑巴舞转动动作技术、具体节奏不明确,出现节奏处理不强,动作完成质量差、动作衔接不流畅等问题。所以本文以桑巴舞转动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A组选手桑巴舞竞技组合中转动类动作的运用特点,探讨出A组优秀选手对转动类动作的使用方法的共同特点,为选手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桑巴舞转动动作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A组前六名选手桑巴舞竞技组合中转动动作使用频率较大的是平转、三步转、侧行至相对侧行跑步转;使用类型以弹动类转动动作为主,弹动类转动动作与非弹动类转动动作的使用比例为6:4;衔接方式以基本步、造型、转动舞步、连接过渡为主,对音乐与节奏处理的灵活性强。2、在实验训练过程中转动动作训练方案对选手动作技术运用能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实验后在转动动作理论成绩与了解程度、组合技术与编排成绩、旋转技术的运用方面实验班比对照班有明显的提高。3、在桑巴舞转动动作节奏与动作编排实际运用中,清楚动作节奏时值以及常用的节奏处理方式,明确不同动作节奏对应动作的特点,以及动作衔接产生的组合效果,可以有效的提升舞蹈观赏性,展现舞蹈风格。4、转动动作训练过程分为初级、中级、高级阶段。初级阶段明确规范动作的步序跳法,中级阶段着重双人技术、节奏运用与改编动作的培养,高级阶段要在前两阶段完全掌握的前提下,往复杂高难度的动作技术训练,寻找切合自身的表现形式。5、在动作训练过程中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掌握动作运用技巧,增加辅助性专项训练,针对性的训练有效的提高了动作训练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722.8
【图文】:

芭蕾,小节,身体


所有的轴分为直轴的转体[1]。实体轴的转动。将基本技术归纳为:“支调配”的三要素。体育舞蹈的转动根据自型。转体,是指单位小节时间内,身体绕5 度、90 度、180 度以及其它中间动作。是指单位小节时间内,身体绕虚轴转动0 度、540 度以及其它更多转度的动作,平转、三步转、螺旋转。图 1 芭蕾单腿轴转

流程图,动作训练,实验组,流程


表 12 对照组预初实验训练方案时间 内容8 月 7 日 侧行跑步转、女士跑步曲折步训练8 月 8 日 玛奇奇、连续右轴转训练8 月 14 日 左转、卡欧跑训练技术8 月 15 日 八级组合前四个八拍8 月 21 日 组合技术训练8 月 22 日 组合技术训练8 月 28 日 调整组合8 月 29 日 调整组合3.2.7.4 正式实验在预初实验基本成功的基础上,随机抽样舞影艺术明星舞蹈学校全日制专业进修班 21 对 42 名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时间为 2018 年 9 月至 12 月,为期 16 周。在舞影艺术明星舞蹈学校训练室进行训练。训练具体内容(见表 13)。

趋势图,平转,螺旋转,类型


第六名 0 1 1 4 5 11螺旋转总和 26 20 27 30 36 139第一名 2 1 2 6 2 13第二名 3 3 1 3 0 10第三名 3 2 2 2 1 10第四名 4 1 5 5 2 17第五名 1 1 1 1 3 7第六名 3 4 3 1 2 13总和 16 12 14 18 10 70从表 18 得出,平转的使用个数比螺旋转数量多,平转动作在桑巴舞竞技组合中运用较频繁,可看出平转的重要性。除 2015 年,平转使用数量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从;螺旋转使用数量稍有减少;;平转以女士转动为主,每次转 1至 5 个,螺旋转男士运用较多,每次使用 1 至 2 个。总体上,排名较前的选手使用平转数量比较多,但平转、螺旋转使用数量的多少不是排名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红旭;;试论纠正动作细节指导学生前滚翻[J];成才之路;2017年22期

2 张凯飞;黄亮;;表象训练对提高太极拳动作技术与防止消退的影响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年07期

3 何墨若;1986年全国技巧冠军赛动作技术质量研究[J];成都体院学报;1988年01期

4 谢显慰;体操练习中观察和分析动作错误的方法[J];成都体院学报;1988年03期

5 高怀信 ,李秀华;体操基础动作教学口诀50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6 何墨若;86年全国技巧比赛动作技术质量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1988年02期

7 聂性诚;;对体操落地动作技术结构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88年07期

8 戈炳珠;;技巧翻腾动作技术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魏舒桂;;创编艺术体操难新动作应考虑的几个因素[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10 郑亦华,叶永延,刘锡华;对滕颜乐跳高动作技术数据分析[J];东吴教学;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科林;;我国优秀运动员仰泳划水动作技术分析[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2 霍科林;;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动作技术分析及分析系统的初步建立[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3 赵杏枝;周兴龙;;优秀蛙泳运动员王群的转身动作技术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4 解轶男;徐括;刘学贞;;中国优秀射箭选手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之一——举弓阶段的肌肉动员[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5 彭浩然;廖苏;;极限飞盘的正反手掷盘动作技术运动学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6)论文集[C];2016年

6 扎西·加木措;;对掷标枪“引枪”动作技术机制及教法的探讨[A];《体育科研》2008年第1期(总第109期)[C];2008年

7 张晓栋;;闫安反手拧动作技术的分析与诊断[A];第十七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8 余良华;薛卫娇;陈琳;;力量动作技术层次建模对比的生物力学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7年

9 周兴龙;姜倩;郑义;卞军义;李翰君;;我国优秀女子3000米障碍运动员跨越障碍动作技术分析[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宋和胜;王瑛;;“秋千”动作技术特征的力学分析[A];《西部体育研究》2012年第2期(总第126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特派记者 傅多强;动作技术含量有待提高[N];吉林日报;2006年

2 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 戴坚土;“合作学练”实施三途径[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张永江;体育教师应发挥主导性[N];中国体育报;2007年

4 新疆库尔勒市铁路中学 张德勇;运用纸飞机进行投掷教学[N];中国体育报;2003年

5 江阴市华士教育集团实验学校小学部 华红伟;转化体育差生的艺术[N];中国体育报;2007年

6 浙江衢州市柯城区汪村初级中学 江月蓉 浙江衢州一中 李希周;比较肩肘倒立的两种帮助方法[N];中国体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年春;游泳水槽自由泳动作技术及其肌电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少华;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射箭动作阶段划分[D];中北大学;2019年

2 王娟;我国A组拉丁舞选手桑巴舞转动动作的应用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9年

3 刘微;毽球发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4 张云;标准舞动作分类的教学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8年

5 任慕尧;广东省专业院校优秀选手桑巴舞动作技术的运用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8年

6 张小宇;大型文体表演的动作创编及实践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8年

7 梁烁;《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1-3套中五级成人规定动作的比较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8 郝杰鹏;山西省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挺举动作技术的肌电测试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9 霍科林;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动作技术分析及动作技术分析系统的初步建立[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任景萍;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动作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70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770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4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