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承唐启宋的五代十国宫廷乐舞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18:58
【摘要】:本论文围绕中原和割据政权的宫廷乐舞发展状况,分别梳理宫廷雅乐和燕乐的发展情况,用以理清唐至宋宫廷乐舞发展的脉络,分析五代十国宫廷乐舞发生嬗变的过程。本文认为至五代十国时期,西周以来雅乐建设的成果损失严重,一脉相承的雅乐文化被破坏;南方割据势力燕乐蓬勃发展,出现了乐舞功能世俗化、表演形式程式化和审美情趣淡雅化的转变,并最终奠定了宋代宫廷燕乐发展方向。五代十国时期宫廷乐舞出现转折的原因在于战乱打破了横亘在皇帝和平民之间的贵族阶层,社会结构由隋唐的贵族社会、门第社会向宋代平民社会转变,作为贵族阶级服务的宫廷乐舞与为普通平民服务的民间俗乐之间此消彼长,受儒家“理学”兴起的影响逐渐形成程式化的表演形式,最终走向与唐代宫廷乐舞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本论文总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共分为三节。第一节分析了开展五代十国时期宫廷乐舞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节对唐代、宋代以及五代十国时期宫廷乐舞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节简要阐述了本论文的工作中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五代十国时期宫廷雅乐建设,共分为四节。第一节以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破阵乐》和《庆善乐》为切入点,介绍北方中原政权雅乐发展脉络;第二节以江南地区和川蜀地区为重点,介绍南方割据势力宫廷雅乐的发展状况;第三节分析了“乐之缺坏”的五代十国宫廷雅乐建设,对宋代宫廷乐舞造成的深远影响;第四节为小结,提出“五代十国时期是由唐至宋宫廷雅乐发展的转折点,宋初宫廷雅乐走向了与盛唐时期雅乐发展完全不同的道路”的观点。第三章为五代十国时期宫廷燕乐建设,共分为四节。第一节分析了唐代、五代前期、五代后期等北方中原政权宫廷燕乐的发展脉络;第二节以川蜀地区、江南地区为重点,介绍了南方割据势力燕乐发展状况;第三节从表演形式的程式化、乐舞风格绮丽柔媚、审美情趣清简淡雅等三个方面,讨论了五代十国宫廷燕乐对宋代的影响;第四节为小结,提出了“五代十国时期宫廷燕乐在表演形式、舞蹈风格、审美情趣的转变,奠定了宋代宫廷燕乐发展航向”的观点。第四章为五代十国时期宫廷乐舞出现转折的原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从宫廷音乐机构萎缩、宫廷乐舞向民间开放和南方民间俗乐蓬勃发展等三个角度,分析了五代十国时期向平民社会转变,导致宫廷乐舞与民间俗乐此消彼长的原因;第二节分析了北方中原政权和南方割据势力贵族阶级追求感官享受,导致乐舞功能向世俗化转变的原因;第三节以儒学兴起理学萌芽为切入点,研究了五代十国时期审美情趣转变的原因;第四节为小结,提出“五代十国时期作为社会结构向平民社会转变的关键节点,导致乐舞服务对象发生了改变,这是五代十国宫廷乐舞出现转折的根本原因”的观点。第五章为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在五代十国时期乐舞史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对推动当下舞蹈发展的个人体会。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7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月红;;试论唐朝燕乐的盛行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5年11期

2 侯佳;;浅谈唐朝宫廷燕乐的多样性[J];北方音乐;2017年06期

3 傅瑜;;宋朝军队燕乐兴起的背景分析[J];北方音乐;2011年09期

4 赵元;;唐朝燕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J];山西档案;2016年05期

5 王欢;;唐代宫廷燕乐中乐器的使用及流变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6 李婧;;唐朝燕乐的盛行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探析[J];兰台世界;2013年36期

7 黄雪;;燕乐宫调中的古典乐器研究[J];兰台世界;2013年27期

8 赵玉卿;;“燕乐音阶”申论——兼与杜亚雄先生商榷[J];中国音乐学;2011年02期

9 赵宏声;;论宋代九盏制宫廷燕乐表演[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韩启超;;宋代宫廷燕乐盏制探微[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崇德;徐文武;;燕乐声乐化与词体的产生[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岳珍;;隋唐燕乐小曲考论——关于词体发生方式的研究[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薄克礼 习毅;揭开千年燕乐难解之谜[N];光明日报;2003年

2 王蕾;燕乐,伦敦西区唯一来自中国内地的A角[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记者 鲁延宏;南苑“牵手”燕乐园共提服务水平[N];宁夏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一平;“三社联动”构建和谐家园[N];银川日报;2015年

5 本报记者 徐骥;“蜀国弦”有望复活[N];四川日报;2002年

6 杜洪帆;酒与乐舞[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7 张永强;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周边的幽灵[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仵埂 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教授 评论家;台湾舞蹈家的民族化之路[N];光明日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光军;词曲宫调乐理探微[D];河北大学;2000年

2 王福利;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D];扬州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雯晶;承唐启宋的五代十国宫廷乐舞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9年

2 于沛鑫;唐代新增宫廷乐舞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3 王璐;周代至秦汉时期中国宫廷燕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于佳佳;唐宋宫廷燕乐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5 郭宏纪;近代以来的“燕乐音阶”观念[D];河南大学;2011年

6 刘轲;日本雅乐的形成及对中国唐代燕乐的接纳与变迁[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张t

本文编号:2798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798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7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