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山西民间舞作品的“雅”、“俗”创作方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01:18
  本论文的核心要义是研究山西民间舞作品在未来的创作过程中“俗”与“雅”的走向分析。因此,论文立足于山西民间舞本身,从历史角度入手,以时间节点归纳山西民间舞的诞生、起源、发展、变化过程以及现阶段的总体水平。并归纳出不同历史时间段山西民间舞独有的精神风貌,为寻找山西民间舞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变化规律与演变趋势打好基础。山西民间舞的灵魂所在便是民族特色与乡土情节,上世纪山西民间舞的主要审美取向是其“俗”美的特征,因此,文章从创作题材、表演场所、人物角色以及舞蹈体态动律的角度出发,对山西民间舞的“俗”美特征进行了具体总结,又以当代成功山西民间舞作品为例,归纳出“雅”韵的特色,并寻找出山西民间舞风格特征由“俗”到“雅”转变的内在原因,为山西民间舞的未来走势提供可行性道路。凝练山西民间舞的“俗”元素,充实山西民间舞的“雅”气息,并且合理布局作品中的“雅”、“俗”比例,以“俗”的固有姿态,和“雅”的幽远意境,才有可能打造出具有普世审美价值的当代山西民间舞优秀作品。此外,还需摆好“雅”与“俗”在不同作品中的相应位置,在保留山西传统艺术文化特征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当下时代的审美取向与热门题材,加之新...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山西民间舞作品的“雅”、“俗”创作方向研究


3.2山西民间舞的“高贵”之美

民间舞,百姓,山西


当时舞蹈行业的昌盛之景象。不过此时的山西舞蹈行业还是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如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便是山西芮城人氏,其代表作品《霓裳羽衣舞》(见图1.2)被当时的文人才子反复传颂与诗词歌赋当中。图1.21.3.3 山西民间舞进入寻常百姓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北宋以来,山西舞蹈开始正式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其代表作品《凉伞舞》、《腰鼓舞》、《竹马》(见图1.3)以及《跑驴》等,无论从选材上,角色上,还是使用的舞蹈道具以及故事情节上,都开始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起来,山西民间舞终于脱离了单单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和为王侯将相取乐的,成为山西的劳苦大众服务的、反映百姓日常生活的民间舞蹈。图1.3元代与明清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不同态度,山西民间舞艺术也表现出了两极

民间舞,山西,统治阶级,明清时期


1.3.3 山西民间舞进入寻常百姓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北宋以来,山西舞蹈开始正式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其代表作品《凉伞舞》、《腰鼓舞》、《竹马》(见图1.3)以及《跑驴》等,无论从选材上,角色上,还是使用的舞蹈道具以及故事情节上,都开始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起来,山西民间舞终于脱离了单单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和为王侯将相取乐的,成为山西的劳苦大众服务的、反映百姓日常生活的民间舞蹈。图1.3元代与明清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不同态度,山西民间舞艺术也表现出了两极


本文编号:3134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134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c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