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中国古典舞中团扇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3 21:44
  团扇是中国古典舞中的典型道具,它不仅能根据舞蹈作品的内涵以及符合舞蹈演员肢体运行的轨迹进行运用,还可以使得舞蹈表演中舞蹈氛围得到提升。团扇在舞蹈中的准确运用是塑造舞蹈人物角色的重要因素,也是表现舞蹈人物角色特点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团扇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底蕴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通过团扇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团扇在戏曲舞蹈中的发展进一步剖析团扇文化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运用前景。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团扇的起源以及在古代社会的发展;第二部分,阐述了团扇的艺术魅力同时剖析了团扇在古代社会中的历史定位;第三部分,通过研究团扇在戏曲舞蹈中的发展与作用论述了团扇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与剧目中的运用及前景;第四部分,通过中国古典舞中团扇的运用,探讨团扇对于当下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团扇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质及其内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我们不仅要重视技术技巧的练习,更应该注重表演者的内在修养,通过团扇,训练表演者平静内敛的心性,提升舞者对文化以及审美的修养。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更是要通过现代文化传播,将团扇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古典舞中团扇的运用研究


五明扇

中国古典舞中团扇的运用研究


便面

仕女,扇子,团扇,扇面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为轻巧便捷的短柄扇,由皇室贵族专用的“障扇”发展为家家户户都可以用来扇风纳凉的必需品。(图1.2)便面人们在完成了扇子形制的改观之后开始研究扇子的材质与美观,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素绢、花绫、细罗等丝织品也纳入制扇的范围,而且当时年代已经有了刺绣花纹以及彩绘装饰,工艺更为精美。由于当时的“便面”为单面扇,扇柄位于扇子一侧,用起来并不方便,于是人们将其改进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团扇的形制开始出现,在汉朝时期又称作“平扇”或者“纨扇”(见图1.3)。(图1.3)手执纨扇的仕女其最大的改进就是将本来于一侧的扇柄改至中间,扇面以扇柄为中心,两边对称,这样扇子形制更为美观,应用更为方便,且挥动起来两面生风,更加省力且美观,大大的增加了扇子的观赏性,对于团扇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平扇逐渐由不规则的对称扇面,逐渐演化为椭圆形、圆形扇面,“团扇”从此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见图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古代团扇的设计思想探析[J]. 刘琛淼,魏洁.  包装工程. 2014(06)
[2]《扇舞丹青》再赏析[J]. 吕艺生.  舞蹈. 2013(12)
[3]团扇之美[J]. 刘琛淼,魏洁.  艺海. 2013(05)
[4]中国古代扇的功用性研究[J]. 杨祥民.  文物世界. 2008(02)
[5]中国古代女子与扇[J]. 王芙蓉,张志春.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7(05)
[6]中国扇文化探究[J]. 杨祥民.  艺术.生活. 2007(01)
[7]袖舞教学纵横谈[J]. 邵未秋.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02)

硕士论文
[1]中国古典舞中扇子的应用研究[D]. 王蕾.吉林艺术学院 2018
[2]民族舞剧探索—《一把酸枣》研究[D]. 王心怡.山西大学 2017
[3]探索团扇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运用[D]. 曲靓烨.北京舞蹈学院 2016
[4]从女性视角看中国古代团扇设计之美[D]. 刘琛淼.江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63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263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4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