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活化利用研究——以三明大田板凳龙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9 18:5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原始、最真实、最民族、最鲜活的遗产文化,是旅游资源开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通过活化的途径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最有效的保护。闽中三明大田的板凳龙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有效活化利用与保护,是本文研究与探索的重点。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视角,以剧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探讨非遗活化利用因素,为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2020,(2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内非遗利用与保护现状
二、大田板凳龙的概况及保护现状
三、大田板凳龙的活化利用与保护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剧场理论的化石型旅游资源活化策略研究[J]. 李庆雷,董培海. 旅游研究. 2016(05)
[2]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成立[J].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6(04)
[3]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探析[J]. 曹莎. 焦作大学学报. 2015(02)
[4]民俗旅游服务质量改善中服务剧场理论的运用[J]. 李琼. 江苏商论. 2009(05)
[5]服务剧场理论在四川民俗旅游服务质量改善中的运用[J]. 李琼,段颖希. 现代商业. 2008(02)
[6]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以大型天然溶洞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为例[J]. 汪宇明,马木兰. 旅游科学. 2007(04)
[7]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之用——以武强年画为例[J]. 宋瑞. 旅游时代. 2007(04)
[8]“醋都”的牌子怎样打响——“醋都”建设中的旅游开发与文化重构[J]. 李海平. 旅游时代. 2007(03)
[9]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J]. 林庆,李旭.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10]论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墨子和墨学为例[J]. 杜丹阳. 山东社会科学. 2005(09)
本文编号:3597387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2020,(2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内非遗利用与保护现状
二、大田板凳龙的概况及保护现状
三、大田板凳龙的活化利用与保护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剧场理论的化石型旅游资源活化策略研究[J]. 李庆雷,董培海. 旅游研究. 2016(05)
[2]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成立[J].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6(04)
[3]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探析[J]. 曹莎. 焦作大学学报. 2015(02)
[4]民俗旅游服务质量改善中服务剧场理论的运用[J]. 李琼. 江苏商论. 2009(05)
[5]服务剧场理论在四川民俗旅游服务质量改善中的运用[J]. 李琼,段颖希. 现代商业. 2008(02)
[6]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以大型天然溶洞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为例[J]. 汪宇明,马木兰. 旅游科学. 2007(04)
[7]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之用——以武强年画为例[J]. 宋瑞. 旅游时代. 2007(04)
[8]“醋都”的牌子怎样打响——“醋都”建设中的旅游开发与文化重构[J]. 李海平. 旅游时代. 2007(03)
[9]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J]. 林庆,李旭.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10]论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墨子和墨学为例[J]. 杜丹阳. 山东社会科学. 2005(09)
本文编号:3597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59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