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动作探析
发布时间:2022-07-15 10:59
水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支,总人口411,847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环江、河池、融水、南丹等县市,还有部分水族人口聚居在云南省的富源县一带。水族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其舞蹈形式也别具一格。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水语用汉音翻译称其为“丢压”(tju2nea:n)意为“敲击铜鼓而起舞”,源自古老的祭祀活动。本文以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的动作作为切入,在对舞蹈动作的探索中分析动作本体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背景、表演呈现等,是笔者为实现水族铜鼓舞进入专业舞蹈领域的初次研究与实践。本文的撰写运用了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影像研究法、实践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将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的动作素材进行整理后初探其动作语汇的发展,并结合实地考察、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践进行反思,提出贵州水族铜鼓舞还应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并找出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笔者于一次偶然进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寨接触到水族,并与水族铜鼓舞结缘,后期又再次进入贵州水族地区进行考察。所以笔者将本课题研究的实操脉络作为本论文章节的...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研究方法
(四)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考察概述
(一) 走进水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
1、三都县简述
2、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考察状况简述
(二) 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文化探析
1、青铜时代遗存
2、源于祭祀活动
3、花山岩画中的铜鼓舞
4、铜鼓舞与水书的关系
(三) 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表演程式与服饰道具
1、表演程式
2、服饰道具
二、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动作探析
(一) 动态特征
(二) 动作素材
1、基本形态
2、基本动作
(三) 动作短句和组合
1、短句
2、组合
三、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动作探析而引发的思考
(一) 水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 在一脉相承下“量体裁衣”
(三) 由铜鼓舞个例引发的审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 与宋晓君的访谈记录节选
(二) 田野调查中参与表演的人员及年龄(其中包括芦笙舞表演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族舞蹈韵律研究[J]. 莫红燕,谭三. 四川戏剧. 2016(10)
[2]当代水族舞蹈继承发展的话语表达[J]. 莫红燕,汪洋,王思民. 四川戏剧. 2013(10)
[3]水族舞蹈肢体语言与水族文字蕴含略考[J]. 欧光艳,梁传诚. 音乐时空. 2011(10)
[4]水族芦笙乐舞解读[J]. 韦祖雄. 贵州民族研究. 2011(03)
[5]人类学视野下的水族稻田祭祀仪式舞蹈文化解读[J]. 欧光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3)
[6]水族斗角舞与稻作文化[J]. 杜洋. 科技咨询导报. 2007(06)
[7]水书图象与水族舞蹈关系浅析[J]. 王思民. 民族艺术. 1995(02)
[8]水族族源试探[J]. 陈国安. 贵州民族研究. 1994(02)
本文编号:3661914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研究方法
(四)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考察概述
(一) 走进水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
1、三都县简述
2、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考察状况简述
(二) 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文化探析
1、青铜时代遗存
2、源于祭祀活动
3、花山岩画中的铜鼓舞
4、铜鼓舞与水书的关系
(三) 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表演程式与服饰道具
1、表演程式
2、服饰道具
二、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动作探析
(一) 动态特征
(二) 动作素材
1、基本形态
2、基本动作
(三) 动作短句和组合
1、短句
2、组合
三、贵州水族男子铜鼓舞动作探析而引发的思考
(一) 水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 在一脉相承下“量体裁衣”
(三) 由铜鼓舞个例引发的审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 与宋晓君的访谈记录节选
(二) 田野调查中参与表演的人员及年龄(其中包括芦笙舞表演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族舞蹈韵律研究[J]. 莫红燕,谭三. 四川戏剧. 2016(10)
[2]当代水族舞蹈继承发展的话语表达[J]. 莫红燕,汪洋,王思民. 四川戏剧. 2013(10)
[3]水族舞蹈肢体语言与水族文字蕴含略考[J]. 欧光艳,梁传诚. 音乐时空. 2011(10)
[4]水族芦笙乐舞解读[J]. 韦祖雄. 贵州民族研究. 2011(03)
[5]人类学视野下的水族稻田祭祀仪式舞蹈文化解读[J]. 欧光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3)
[6]水族斗角舞与稻作文化[J]. 杜洋. 科技咨询导报. 2007(06)
[7]水书图象与水族舞蹈关系浅析[J]. 王思民. 民族艺术. 1995(02)
[8]水族族源试探[J]. 陈国安. 贵州民族研究. 1994(02)
本文编号:3661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66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