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土家族摆手舞口述史料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30 14:54
土家族自称"比兹卡",这是土家语对本名族的称谓,意思是"本地人",对于外来的人或者其他民族的人土家人称他们为"客家"。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来到土家摆手舞发源地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进行实地调研,并与土家摆手舞传承人彭昌松老人进行了长时间的座谈,通过老人口述土家摆手舞的历史,充分了解到了土家摆手舞的起源、发展与普及的过程。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鄂西土家摆手舞发源地概貌
2 鄂西土家摆手舞的起源
2.1 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狩猎农事舞”
2.2 来源于战争
2.3 祭祀神灵和祖先
2.4 土王喜淫好舞
3 鄂西土家摆手舞活动概况
3.1 活动的形式
3.2 摆手舞的具体节奏介绍
4 口述史料中的土家摆手舞的社会功能
4.1 族群认同功能
4.2 心理慰藉功能
4.3 教育功能
4.4 健身娱乐功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 朱琳,刘礼国,徐烨. 体育与科学. 2013(05)
[2]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研究——以湘西大兴寨苗族抢狮习俗为例[J]. 白晋湘. 体育科学. 2012(08)
[3]西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王虎,吴雅彬. 搏击(武术科学). 2011(06)
[4]文化生态困境中土家族村落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J]. 汪如锋.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5]如何从弱势中走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保护探析[J]. 袁华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本文编号:368375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鄂西土家摆手舞发源地概貌
2 鄂西土家摆手舞的起源
2.1 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狩猎农事舞”
2.2 来源于战争
2.3 祭祀神灵和祖先
2.4 土王喜淫好舞
3 鄂西土家摆手舞活动概况
3.1 活动的形式
3.2 摆手舞的具体节奏介绍
4 口述史料中的土家摆手舞的社会功能
4.1 族群认同功能
4.2 心理慰藉功能
4.3 教育功能
4.4 健身娱乐功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 朱琳,刘礼国,徐烨. 体育与科学. 2013(05)
[2]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研究——以湘西大兴寨苗族抢狮习俗为例[J]. 白晋湘. 体育科学. 2012(08)
[3]西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王虎,吴雅彬. 搏击(武术科学). 2011(06)
[4]文化生态困境中土家族村落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J]. 汪如锋.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5]如何从弱势中走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保护探析[J]. 袁华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本文编号:3683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68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