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井陉拉花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3-01-30 23:51
井陉拉花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一带典型的民间舞种,它自诞生以来,历经兴衰,其艺术形态来源于当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乡土气息颇为浓厚,又以鲜活的艺术生命力承载着井陉民俗文化,并凝练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在现阶段,众多民间艺术逐渐消失被人们所遗忘,而井陉拉花艺术历经时代巨大变革又顽强的留存下来并搬上舞台,久而久之形成新的样式,现在倍受人民喜爱,使之生活增添更多趣味,另外,关于井陉拉花的传承人都以高龄,传承工作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自身生存与发展,有必要对井陉拉花艺术全方面深入研究,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发掘诸多现实意义。身为燕赵儿女,而又从事舞蹈事业,深深的被井陉拉花艺术所吸引,带有刚柔相济的艺术魅力,我们责无旁贷,自当尽心竭力。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井陉拉花审美的引导与作用的日益凸显,在传统庙会、节日庆典、公园广场等都能看到井陉拉花的身影,成为当地男女老少必不可少的活动,从而受到广大群众和文艺研究工作者的喜爱与重视,也为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推广与普及打通命脉以及在多元文化艺术中共同寻求发展与创新。笔者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其相关资料和文献有了初步了解,接着在井陉地区进行田...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及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
第2章 井陉拉花的背景概述
2.1 井陉拉花所处的地理环境
2.2 井陉拉花的历史渊源探究
2.2.1 “拉花”一词称谓及来历
2.2.2 井陉拉花舞蹈的起源诸说
2.3 井陉拉花的历史文化形态
2.3.1 “儒”文化对井陉拉花的熏陶
2.3.2 “燕赵”文化对井陉拉花的影响
2.3.3 “民俗”文化对井陉拉花的发展
第3章 井陉拉花的流派及艺术审美特征
3.1 传统井陉拉花的主要艺术流派
3.1.1 东南正拉花
3.1.2 庄旺拉花
3.1.3 南固底拉花
3.2 井陉拉花风格的审美特征
3.2.1 以体态特征展现审美情趣
3.2.2 以动作特征体现审美功能
3.2.3 以韵律特征表现审美意识
3.2.4 以动律特征突显审美特色
3.3 井陉拉花表演的视觉特点
3.3.1 人数、队形的空间调度
3.3.2 道具、服饰的实物革新
3.4 井陉拉花音乐的改革发展
3.4.1 节奏及旋律的发展创新
3.4.2 乐器及曲目的选择运用
第4章 井陉拉花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4.1 井陉拉花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
4.1.1 地域性
4.1.2 舞台性
4.1.3 娱乐性
4.2 井陉拉花的推广普及
4.2.1 以中小学及高校教学为传播途径
4.2.2 以社会群体为传播途径
4.3 井陉拉花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4.3.1 增加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巩固民族文化自信
4.3.2 增加井陉拉花的感染力,使其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对“非遗”项目的推广与传承——以井陉拉花为例[J]. 郭凯,石慧. 大舞台. 2014(03)
[2]扎根泥土 服务民众——浅谈井陉“拉花”的音乐特点[J]. 张小霜,陈彩虹.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3)
[3]河北井陉拉花的创新与发展[J]. 陈彩虹,张小霜,任景艳.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05)
硕士论文
[1]河北井陉拉花风格流变的审美研究[D]. 韦玮.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河北井陉拉花调查与研究[D]. 郝媛媛.山西师范大学 2013
[3]太行深处藏奇葩[D]. 王欣.河北大学 2010
[4]井陉拉花的保护与传承[D]. 赵咏梅.河北师范大学 2010
[5]河北井陉拉花舞蹈风格研究[D]. 陈彩虹.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5
本文编号:3733537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及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
第2章 井陉拉花的背景概述
2.1 井陉拉花所处的地理环境
2.2 井陉拉花的历史渊源探究
2.2.1 “拉花”一词称谓及来历
2.2.2 井陉拉花舞蹈的起源诸说
2.3 井陉拉花的历史文化形态
2.3.1 “儒”文化对井陉拉花的熏陶
2.3.2 “燕赵”文化对井陉拉花的影响
2.3.3 “民俗”文化对井陉拉花的发展
第3章 井陉拉花的流派及艺术审美特征
3.1 传统井陉拉花的主要艺术流派
3.1.1 东南正拉花
3.1.2 庄旺拉花
3.1.3 南固底拉花
3.2 井陉拉花风格的审美特征
3.2.1 以体态特征展现审美情趣
3.2.2 以动作特征体现审美功能
3.2.3 以韵律特征表现审美意识
3.2.4 以动律特征突显审美特色
3.3 井陉拉花表演的视觉特点
3.3.1 人数、队形的空间调度
3.3.2 道具、服饰的实物革新
3.4 井陉拉花音乐的改革发展
3.4.1 节奏及旋律的发展创新
3.4.2 乐器及曲目的选择运用
第4章 井陉拉花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4.1 井陉拉花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
4.1.1 地域性
4.1.2 舞台性
4.1.3 娱乐性
4.2 井陉拉花的推广普及
4.2.1 以中小学及高校教学为传播途径
4.2.2 以社会群体为传播途径
4.3 井陉拉花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4.3.1 增加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巩固民族文化自信
4.3.2 增加井陉拉花的感染力,使其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对“非遗”项目的推广与传承——以井陉拉花为例[J]. 郭凯,石慧. 大舞台. 2014(03)
[2]扎根泥土 服务民众——浅谈井陉“拉花”的音乐特点[J]. 张小霜,陈彩虹.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3)
[3]河北井陉拉花的创新与发展[J]. 陈彩虹,张小霜,任景艳.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05)
硕士论文
[1]河北井陉拉花风格流变的审美研究[D]. 韦玮.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河北井陉拉花调查与研究[D]. 郝媛媛.山西师范大学 2013
[3]太行深处藏奇葩[D]. 王欣.河北大学 2010
[4]井陉拉花的保护与传承[D]. 赵咏梅.河北师范大学 2010
[5]河北井陉拉花舞蹈风格研究[D]. 陈彩虹.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5
本文编号:3733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73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