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坊舞乐、宫廷雅乐中“引舞”及“舞头”的概念内涵分析
发布时间:2024-02-25 04:07
本文对宋教坊舞乐、宫廷雅乐文、舞二舞中的"引舞"及"舞头"的概念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分析。研究发现,"引舞"和"舞头"并非是两种不同的职司或脚色。"舞头"是从时空前后的角度对某种"引舞"所定义的说法。教坊舞乐中,"舞头"就是舞乐开头部分上场的舞者,具备"引队"功能,又可称其为"引舞"。在雅乐文、武二舞中"舞头"就是位于八佾舞郎前方执旗帜的"引舞"。本文还证明了宋绍兴十三年郊祭时文、武二舞所遵循应该就是北宋政和三年所修订的制度。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1005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二舞人员空间位置示意图,文舞中没有执乐器的“引舞”
置早已是礼官们耳濡目染、习以为常的事实,史料上如此说,并不会因语言形式逻辑的上的矛盾而引起古人对其理解的差别。第二,史料整理和翻版刻印引起的错误,其中“执旌二人,鼗二人,双铎二人,单铎二人,铙二人,持金錞四人,奏金錞二人,钲二人,相二人,雅二人,各立于宫架之东西,北向,北上”或许....
本文编号:3910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910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