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论满汉文化交融下的丧葬舞蹈《摆字龙灯》

发布时间:2024-05-27 02:14
  河北保定国家级"非遗"舞蹈《摆字龙灯》,是源于承德离宫的清音十番伴奏的宫廷龙舞形式,成型于清西陵守陵人为祭祀雍正帝而形成的祭典舞蹈形式,现今流行于河北易县忠义村农民们的节日性、民俗性舞蹈。《摆字龙灯》舞蹈的主体形态为龙,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图腾崇拜与精神象征,是汉族标志性的民间舞蹈种类,"摆字"之形式的记载则是来自于唐朝武则天命人摆形以彰显功德,庆福祝寿,也是来源于大汉民族的文化影响。而"断龙"谒陵则是在满族特有丧葬文化影响和满清陵寝文化制度中所形成的。由此可见,"非遗"舞蹈《摆字龙灯》孕育着汉族文化和满族文化交融的内在基因和满汉一家亲的文化寓意,从而形成现今所特有的舞蹈形态。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摆字龙灯》中满汉交融的历史韵味
二、《摆字龙灯》中满汉交融的形式变迁
    (一)形态变迁:“断龙”形式的形成
    (二)功能转型:“谒陵”祭典的节年祭祖
三、《摆字龙灯》的满汉文化因子
    (一)《摆字龙灯》中的汉族文化元素
    (二)《摆字龙灯》中的满族文化元素
        1.《摆字龙灯》潜藏的丧葬文化观念
        2.《摆字龙灯》体现了满清陵寝文化制度
结语



本文编号:3982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982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4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